首页 理论教育 中韵西形:中西居住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中韵西形:中西居住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被称为第一座哥特式教堂的法国圣丹尼斯修道院教堂使用的尖券、肋架拱顶、彩色玻璃窗以及作为早期哥特式教堂代表作的法国巴黎圣母院使用的飞扶壁等基本要素奠定了哥特式建筑的模式。

中韵西形:中西居住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定都拉韦纳,后被日耳曼人所灭;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到1453年被穆罕默德二世率领的奥斯曼大军所灭。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由基督教教会统治的世界,反映在居住空间设计上,即基督教设计成为此期的主要居住空间设计类型。中世纪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早期基督教居住空间设计、拜占庭居住空间设计、罗马风居住空间设计以及哥特式居住空间设计。

因为建筑类型主要是基督教教堂,所以称为“早期基督教居住空间设计”。初期,基督教利用古罗马的其他建筑类型加以改造,以此作为临时性的教堂,与此同时,还进一步发展纵向式和集中式形制,建造自己独有的教堂。纵向式形制的教堂,是由巴西利卡发展而来,逐渐形成拉丁十字式,室内由中厅、侧廊、两翼、祭坛、圣坛等几个部分组成,由中厅列柱所产生的一种导向祭坛和圣坛的“单向空间”,成为巴西利卡式教堂的主要特点。第一座巴西利卡式教堂是罗马的拉特兰圣约翰教堂,代表作是罗马的老圣彼得教堂,除此之外,还有罗马的圣保罗教堂、圣萨比纳教堂、圣玛丽亚教堂以及拉韦纳的圣阿波利纳教堂等。集中式形制的建筑,平面多为圆形、多边形,室内由中央空间、外圈回廊两个部分组成,空间集中而统一是其特点,但不像巴西利卡形制那样有着明确的方向性。

拜占庭居住空间设计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居住空间设计遗产,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的建筑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居住空间设计体系。拜占庭居住空间设计产生于君士坦丁堡,所取得的设计成就后来又影响了西方和北方。拜占庭人以砖为材料、以拱券为结构,创造了以帆拱支承穹顶的建造方法,为营造宏大、复杂的室内空间提供了技术支持。拜占庭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空间形制以集中式为主。初期的拜占庭建筑,也是使用纵向式、集中式或把两种形制结合起来,以后,逐渐放弃了纵向式,以集中式为主流,到10世纪时,集中式形制已经明确下来,并发展出希腊十字式。第二,空间布局统一而多变。集中式形制的平面,常与一条纵向轴线相结合,使平面和空间都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希腊十字式的平面,是在中央部分的四面有四个相等的翼,平面和空间的中心自然是在中央部分。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希腊十字式,它们的室内空间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第三,室内装饰富丽堂皇。由于拜占庭建筑是以砖和石相重叠的方法砌筑的,表面粗糙,需要进行二次装修和装饰,这就促使了拜占庭的大理石、马赛克贴面技术特别发达,教堂室内常用彩色大理石、马赛克、金箔、镶嵌画等装饰,形成色彩绚丽的空间效果。(www.xing528.com)

罗马风居住空间设计是由早期基督教居住空间设计发展而来,但由于早期基督教建筑使用的是木构架屋顶,难以加大跨度且易于失火,阻碍了当时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于是开始探索砖石拱券结构,期望以这种结构取代木构架结构。随着对古罗马拱券技术的不断试验,砖石拱顶终于取代了木构架屋顶,拱顶形式也由半圆形拱顶发展为后来的半圆形交叉拱顶,并在西欧等国的教堂、修道院中纷纷出现。但也有例外,意大利的一些教堂,仍使用木构架屋顶。在这场罗马风建筑的试验与变革中,居住空间设计也得到相应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空间规模扩大。随着宗教礼拜活动的日益复杂和信徒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堂的内部空间越造越大,特别是那些朝圣教堂,不仅在平面上扩大空间的长度,而且在剖面上扩大空间的高度。第二,空间布局更加复杂。一些教堂在中厅前面建有一个半圆形空间,这样,教堂中就产生了两个尽端——西端和东端。不过,西端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消失,东端得到进一步加强,即在半圆形空间增设了一圈回廊和一些放射状的礼拜室,回廊与侧廊相连通,使拉丁十字式空间更加复杂和完整。第三,室内装饰喜用粗犷材料,常把砖、片石、毛石等自然材料直接暴露在外,面层很少处理,不像拜占庭建筑那样以彩色面层获得空间的装饰意向,使室内空间具有真实、直率、质朴的品质。罗马风建筑的代表实例,有法国的圣塞尔南主教堂、德国的施派尔主教堂、英国的达勒姆主教堂、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等。此后,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即是以法国教堂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在对建筑结构的不断探索中,一种近似于框架式的结构体系在法国、英国、德国的教堂中产生。

由于结构技术的创造性解决,使得此期教堂的外观与室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被称为第一座哥特式教堂的法国圣丹尼斯修道院教堂使用的尖券、肋架拱顶、彩色玻璃窗以及作为早期哥特式教堂代表作的法国巴黎圣母院使用的飞扶壁等基本要素奠定了哥特式建筑的模式。从此以后,西欧教堂在外观形式与室内空间的处理上越来越成熟,特点也越来越鲜明。哥特式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空间形制以拉丁十字式为主。哥特式建筑与罗马风建筑相比,在形制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中厅及侧廊变得相对短一些,十字翼已不那么明显,圣坛变得更大,但从总体上讲,哥特式形制仍以拉丁十字式为主,即使有所变化,那也只是拉丁十字式的变体。第二,双向空间的形成与对比。经过早期基督教建筑纵向空间的发展以及罗马风建筑竖向空间的拓展,哥特式建筑越造越长、越造越高,致使室内空间产生了沿水平方向向“圣坛”不断趋近和沿垂直方向向“天国”不断升腾的两种向度,形成了水平与垂直的“双向空间”。第三,室内装饰以彩色玻璃为主。由于建筑结构近似于框架式,除柱子或柱墩等结构构件外,几乎没有墙壁,使得雕刻壁画等无所依托,而窗子又几乎占满柱间的整个面积,遂成为最适合装饰的地方,于是彩色玻璃应运而生,并得到高度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