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综合发展需求-资源型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设计研究

城市综合发展需求-资源型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设计研究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相称。攀枝花市的城市建设“更像大矿区而非现代化城市”,在履行环保等现代城市管理职能时必将遭遇很多挑战。因此,历经建市50多年以来的工业化扩张,攀枝花市的资源输出型主导产业与粗放式生产模式,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经济活动与人居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攀枝花在今天现实的发展中面临着危机。攀枝花市发展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城市综合发展需求-资源型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设计研究

攀枝花市是一座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以特殊开发模式建设起来的典型资源型新兴工业城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矿业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初期受“先生产,后生活”方针的指导,生活区部署在工矿区周围,工矿区和生活区犬牙交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8个片区。片区之间通过铁路、公路交通连为一个整体,城市沿金沙江蜿蜒分布,东西长达50 km以上。这种状况导致城市布局过于分散,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攀枝花作为山地城市,使得现有片区规模过小,城市功能区区分不明显,城市集聚效益未能发挥。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相称。由于西区又是攀枝花的工业、矿区集中的区域,上述问题在西区凸显得更加严重(见图3-16)。

图3-16 项目区位分析图(www.xing528.com)

攀枝花作为川西南滇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发展的五十年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馆(美术馆)或者展览中心,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建设水平极为低下。

攀枝花市的城市建设“更像大矿区而非现代化城市”,在履行环保等现代城市管理职能时必将遭遇很多挑战。因此,历经建市50多年以来的工业化扩张,攀枝花市的资源输出型主导产业与粗放式生产模式,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经济活动与人居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攀枝花在今天现实的发展中面临着危机。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的冲击,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削弱,生态环境的约束,城市建设的困惑,就已成为攀枝花发展的问题。随着攀枝花市支柱企业攀枝花钢铁集团被鞍山钢铁集团合并以及攀枝花钢铁集团的生产、办公重心分别向西昌、成都等地外移,进一步削弱了城市的工业发展势头,从而加剧了城市发展的危机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这个产业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攀枝花市发展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