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资源型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实例分析

国外资源型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实例分析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雅图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从而决定将其购买并改建为城市公园。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德国北杜伊斯堡一个炼钢厂改造成的一个后工业景观公园,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与合伙人于1991年建立。1994年正式对外开放。为达到内部时空及功能上的完整性,场地本身需要景观序列性。⑤公园推行积极的市场策略,保证活动的场所的实用性。

国外资源型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实例分析

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初期对环境历史的忽略之后,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类文化价值的危机感日益加重,随着传统价值观社会回归,普遍地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和历史保护的意义和价值。随着传统工业的衰落,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运动的兴起,更新与改造工业废弃地的项目日渐增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和生物技术的成果,也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技术保证。麦克哈格的生态主义思想是整个西方社会环境保护运动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折射。1972年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 Park)是用景观更新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的先例,它在公园的形式、工业景观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对景观设计都产生了广泛影响[32]。从那时起,西方出现了一些工业景观更新的设计,如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hafts Park Duisburg Nord),这些方案的提出和最终被公众所接受也说明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对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脚印的珍惜。

(1)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 Park)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建于1972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见图2-1、图2-2)占地面积8 hm2基地原为西雅图煤气厂(建于1906年)旧址,生态环境质量极差,严重缺乏绿色空间。西雅图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从而决定将其购买并改建为城市公园。1972年,由著名的景观设计师理查德·哈格设计改造成为现在的工业景观公园。设计师提出了大胆的设想,认为对待早期工业遗迹,并非要全部拆除,而是可以结合现状,充分发掘和保存基地特色,为城市保留一些工业历史特征。工业设备经过细致的分析与改造后适当删减,并进行艺术处理改造;工业建筑被有选择地保留并进行了功能置换,改造成为餐厅等具有新功能的空间;受污染的表层土壤被清除,引入能吸收油污的酵素和有机物质处理深层毒素。通过生物和化学的作用逐渐清除分解半个多世纪沉积下来的污染[2]

图2-1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景观效果(一)

图2-2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景观效果(二)

原煤气厂中具有纪念意义及实用价值的工业建筑、设施被保留或改造,相对破败与没有代表性的则是拆除、重构。对于工业建筑、设施的利用仍是选择性的,象征性的,自然景观也被部分保留与更新。这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的先例。它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公园的形式、工业景观的美学及文化价值等方面,还体现在它开创了生态净化工业废弃地的先例。它对之后的各种类型的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更新成公园或公共园区的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现今的西雅图,这个由工业废弃地改造而成的公园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休闲去处之一。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里展开,如展览、音乐会、公共集会、日光浴放风筝、骑自行车、儿童游戏和眺望风景等。那些引人注目的工业设备在明净广阔的天空下如同巨大的雕塑,诉说着曾经的记忆。缓缓起伏的土丘与石油分解塔的高大轮廓形成强烈对比,众多游人被吸引到最高点,欣赏公园全貌及远处城市景观。这一切都使人感到这片场地已被修复完好,获得了重生

由于哈格出色的设计以及营造天然公园的生态理念,他获得了1981年的美国风景师联合会最高设计奖,正如他在讲座中提到的那样,一个城市的文化遗迹或历史景观,往往是城市的个性灵魂所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hafts Park Duisburg Nord)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hafts Park Duisburg Nord)是德国北杜伊斯堡一个炼钢厂改造成的一个后工业景观公园,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与合伙人于1991年建立。其原址是炼钢厂,使周边地区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工厂于1985年废弃(见图2-3、图2-4)。该项目的设计与其原用途紧密结合,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1994年正式对外开放。彼得·拉茨也因此设计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

(www.xing528.com)

图2-3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景观一

图2-4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景观二

设计师彼得·拉茨的设计思想理性而清晰,他对原有场地尽量减少大面积的改动,并加以适当补充,使改造后的公园所拥有的新结构和原有历史层面清晰明了。设计师用生态的手段处理这片破碎的区域。首先,工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厂区中原有的废弃材料也得到尽可能的利用。其次,厂区中的植被均得到合理的恢复,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再次,厂区中水的循环利用采用了科学的雨洪处理方式,达到了美化景观和保护生态的双重效果。

该项目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工厂的历史痕迹,利用原有的“废料”塑造公园的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耗费,节省了投资。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个昔日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为一个占地230 hm2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与其相关的许多分支项目在随后的几年中也都逐渐完成[33]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项目对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尊重场地原貌和历史,而非抹杀它,并为其赋予新的诠释。公园改造保留了场地的完整形态,经济上节省了拆除及重建的巨大花费,并保留了场地的记忆,使得场地的文化内涵得到拓展,同时增加新的功能,也使场地的意义得到进一步升华,这与国内一些大拆大建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②建立完整的景观序列,使部分与整体相互协调。为达到内部时空及功能上的完整性,场地本身需要景观序列性。场地的建设还要考虑周边环境,以更明确的定位与周围形成有机整体,彼得·拉茨提出的“景观句法”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

③设计与自然结合。场地改造要尊重自然,保护自身特有的生态体系,植被尽量本土化,结合场所需要进行植物培植。

④公园管理者要有意识地整合到工业遗迹的再开发和利用中。公园中的植物生长状况不受人为干预,管理者有意识地树立标牌等对植物进行保护并教育公众,这一点与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将公园人为美化、净化、纯化的开发理念有着本质的差别。

⑤公园推行积极的市场策略,保证活动的场所的实用性。该公园积极开展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并且建立了非常实用的室内室外活动场所如潜水场、舞台、攀岩地等使游客可以切实感受到公园带给自己的便利,从而愿意前往。此外也为公园的有效营运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从而使公园呈现良性持续的状态,从而赢得成功。

国外的工业遗产研究相比中国早,并且有许多成功的经典案例,并且在如何保护和开发方面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研究国外案例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为我所用,因为在中国,我们的工业遗留是十分丰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