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信息公开:国际比较与建设机制

大学信息公开:国际比较与建设机制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发现,我国本科高校依申请公开机制建设不容乐观,这体现在:首先,建立依申请公开机制的高校数量少。图6-6高校依申请公开的途径比例其次,已经建立依申请公开机制的高校的建设情况还不够完善。其次是依申请公开的便利性较差。

大学信息公开:国际比较与建设机制

调查发现,我国本科高校依申请公开机制建设不容乐观,这体现在:首先,建立依申请公开机制的高校数量少。高校的信息公开网站是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依申请公开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在信息公开平台上开设“依申请公开”版块,制定本校依申请公开工作的综合规范,对于公民向本校申请公开信息的方式、途径、受理部门、处理程序进行说明,建立起依申请公开机制。通过对我国本科高校的调查发现,建立起了切实有效的依申请公开机制,为公民提供申请公开信息的途径和方法的高校仅有397所,即我国的1 219所本科高校中,仅有32.6%的高校建立起了依申请公开机制;未建立依申请公开机制的高校可分为两类,①学校还没有建立信息公开专栏(网站),或是信息公开专栏(网站)无法打开。高校的信息公开专栏(网站)是其信息公开的载体,未建立信息公开网站(专栏)的高校自然没有建立依申请公开机制,这类高校数量众多,共有627所,占比高达51.4%。②学校的信息公开专栏或网站中没有依申请公开的栏目,或是依申请公开的栏目下显示为空白,这类高校共有195所,占比为16%。

图6-6 高校依申请公开的途径比例

其次,已经建立依申请公开机制的高校的建设情况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依申请公开机制名不副实,空有其表。有43所高校虽然设有依申请公开栏目,也说明了本校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机构、受理流程,但没有说明公民申请公开信息的方式,造成公民无法向学校申请公开信息,或是在学校的《信息公开指南》中说明可以通过信函邮寄、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信息公开申请,但是并没有给出电子邮箱和邮寄地址,例如天津某职业技术大学、辽宁某中医药大学表示可以通过邮件提交申请,但是查找不到邮箱地址。有的高校要求公民填写信息公开申请表,但是申请表链接出现“页面无响应”、“链接打不开”的情况,无法获取申请表,例如南京某医科大学的“公开申请”栏目下,对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机构、申请途径等都未进行说明,《信息公开申请表》既不能下载也无法打开。温州某医科类大学在“依申请公开”栏目下说明详细的申请流程见本校的《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但查找后发现其中并没有关于依申请公开流程的说明;福州某大学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中说该校的《信息公开指南》里面公布了申请公开的具体方式,然而查找年度报告后发现并没有相关说明。(www.xing528.com)

其次是依申请公开的便利性较差。①高校提供的申请途径不够多样,目前信息公开申请的途径主要有现场递交申请、信函邮寄、电报、传真、电子邮件以及网上在线申请等方式。397所高校中,支持以上所有申请方式的高校仅有15所,有115所高校仅支持3种及以下的申请方式。②相较于线下申请(现场递交、信函邮寄、电报、传真),线上申请(包括电子邮件和在线申请)具有高效便捷、省时省力等优势,但部分高校,如广东某大学、某电子科技类大学、广东某金融学院、武汉某财经类大学明确说明暂不受理电子邮箱申请,仅接受信函邮寄或者传真提交的申请。相较于邮件申请,在线申请则更加具有便利性,但目前仅有37所高校开通了网上在线申请功能,占比为9.32%。

最后,申请公开渠道不畅通。已建立依申请公开机制的397所高校中,有37所高校仅给出了受理机构的联系方式,但未提供申请表,导致公民在向高校提出信息公开申请时不知道要提供哪些申请材料和信息,令人无所适从。北京某传媒大学、上海电力学院提供的申请表是pdf版的,如果公民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申请表,就不便于填写,实际上公民只能通过信函、传真和当面递交的方式,将表格打印出来填写好再邮寄、传真或现场交给受理机构。淮南师范学院虽然提供了信息公开申请表,但是申请表是网页版,无法下载且非常粗糙,因此公民也难以利用。遵义某医学院开发了在线申请系统,公民可直接在线填写申请表提交,但是填写完点击提交之后页面就自动刷新,未确认是否提交成功。另外,向高校提供的邮箱地址发送信息公开申请后,因收件地址无效导致邮件被退回的情况非常普遍(近百所高校出现这一情况),在反复确认发送地址与高校提供的邮箱地址一致后,说明高校向公民提供了无效地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