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帝国的时运及霸业:背信自济与荣耀

中央帝国的时运及霸业:背信自济与荣耀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对刘备来说,带着百姓跑并不是最好选择,甚至本不应该成为他的选项之一。而刘备给出的理由则是: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刘备在襄阳“驻马呼琮”,而刘琮竟然怕得“不能起”,而“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他放弃攻打襄阳,理由是:“吾不忍也。”《汉魏春秋》里则有更详细的描述:备答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中央帝国的时运及霸业:背信自济与荣耀

百姓跑路当然不是乱跑。他们拖家带口,又远离故土,人生地不熟,最好找个人带一带,顺便还能提供保护。

没错,这个人就是刘备

曹操南征前,刘备奉刘表之命驻扎新野长达七年,其间治政有方、厚树恩德,“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可见早就有民心所向的趋势,百姓逃难跟着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对刘备来说,带着百姓跑并不是最好选择,甚至本不应该成为他的选项之一。在南撤的路上,当时刘备身边已经有人表达了对带着百姓撤退的不解:“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而刘备给出的理由则是: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

刘备南撤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保江陵”。作为南郡的治所,江陵地处江汉平原中心,水陆交通发达,物产丰富,人口密集,刘表在世时囤积了大量军需、粮草和战船在此,无疑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城。刘备只要率军快速占据江陵,依靠地理优势和充足的军备,与东边刘表长子刘琦驻扎的江夏形成掎角之势,便足以与曹操周旋,以待时变。

如果带着百姓走,刘备的行军速度将立刻被严重拖累,“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你刘备每天携老扶幼地走十多里路,人家曹操的虎豹骑可在后面马不停蹄地日行三百里追着,你能先一步赶到江陵吗?

从后面发生的事实看,显然不能。到不了江陵,那就只能转向与刘琦会合,一起守着江夏这座孤城。掎角之势不再,江夏当然守不住。到了这步田地,如果后来没有孙权决心与之联盟(当时江东很多主降派都持“杀刘备、奉曹操”的意见),跑了大半辈子的刘备也许就在此终结了。

所以,能在自身难保的最危急时刻,做出带着百姓跑路这种决定,刘备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名合格的趋利避害的政治家,也正因如此,直到现在还有人怀疑刘备是在作秀——如果是的话,用最后的生命和前途作秀,老刘也真够拼的。

当然,即使刘备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诸葛亮也是。除了要不要带着百姓跑,其实刘备此前还面临着另一个抉择——要不要拿下襄阳,而拿下襄阳这个建议由诸葛亮率先提出: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www.xing528.com)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

襄阳,是刘表在世时治理荆州的首府,更是自古以来的“天下之腹”,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备此次南撤,只要从樊城渡过汉水,襄阳便在眼前。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其中就暗含了襄阳非取不可的意味。这次刘表去世、刘琮请降失去民心是大好机会,诸葛亮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于是他当机立断,建议刘备抢在曹操到来之前攻下襄阳。事实上,刘琮当时不但不得人心,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惧怕刘备。刘备在襄阳“驻马呼琮”,而刘琮竟然怕得“不能起”,而“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如果得手,刘备只需一面据守襄阳,一面遣大将(关羽)守住樊城,再用水军封锁汉水,任凭曹操大军再多,短时间内没有一定规模战船的曹军也只能望江兴叹。

从风险收益分析看,诸葛亮的“攻襄阳”建议,确实冒了不小的风险。首先,襄阳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如若刘备强攻,刘琮、蔡瑁无论如何都会拼死抵抗;其次,吕思勉先生认为,襄阳城即使攻得下也未必守得住,因此这也并非万全之策。但比起刘备只是一味“带着百姓跑”的这种做法,攻占襄阳的策略已经可以说是瑕不掩瑜了。

攻打襄阳还是继续往江陵撤退,全在刘备一念之间。

很不幸的是,虽然史书上说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关系“如鱼得水”,但在一开始,刘备其实并没有对这位军师言听计从。他放弃攻打襄阳,理由是:“吾不忍也。”《汉魏春秋》里则有更详细的描述:

备答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不是强调兵力是否充足、襄阳是否城固、曹操大军是否逼近等攻城必须要考虑的条件,刘备放弃襄阳的原因与不肯抛下百姓时给出的“吾何忍弃去”理由一样,无关任何利益,只是一句简单的“不忍心”——刘表庇护了他七年,现在他不想背信弃义攻打他儿子的荆州。

经过刘表墓地时,他还专门前去祭拜了一番。

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

——《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注引《典略》

随后,刘备率军离开了襄阳,做出了这个可能会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因为后来即使拼上关羽的性命,刘备集团也没能拿下襄阳这个《隆中对》相中的北伐据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