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兴皇帝唐宪宗:历史的荣耀与铁血霸业

中兴皇帝唐宪宗:历史的荣耀与铁血霸业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贞元二十一年,德宗的孙子宪宗,在把他病重的爸爸顺宗赶下台后,[3]成功登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中兴皇帝出现了。宪宗力排众议,坚决平叛,大刀阔斧地解决了螳臂当车的两镇,天下为之震动。勃然大怒的宪宗力排众议,倾全力支持平叛,派遣同样遇刺受伤的宰相裴度亲自到前线指挥。值得一提的是,宪宗年间对藩镇体制进行了改革,取消了节度使对下辖各州军队的指挥权,同时赋予各州自行支配财赋的权力。

中兴皇帝唐宪宗:历史的荣耀与铁血霸业

贞元二十一年,德宗的孙子宪宗,在把他病重的爸爸顺宗赶下台后,[3]成功登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中兴皇帝出现了。大概是觉得少年皇帝好欺负,德宗在位那么多年,在藩镇面前一直都是个忍气吞声的“小媳妇”,唐朝廷的两大后花园——向来稳固的剑南西川和浙西两镇,居然也想效仿河朔藩镇搞割据。宪宗力排众议,坚决平叛,大刀阔斧地解决了螳臂当车的两镇,天下为之震动。

宪宗的宏伟目标是实现真正的全国统一,在全面清理国家积弊,整顿内政的同时,元和四年(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后其子王承宗“自为留后”,宪宗派大军讨伐成德,虽无功而返,却发现河朔三镇中的弱点竟然出现在素来最嚣张的魏博镇。

元和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后,军中擅立其堂叔大将田弘正接任。此人是坚定的亲朝廷派,上台后立刻全面倒向朝廷,上户籍,纳赋税,交出人事任免权,自此,在以后平叛战争中,魏博始终冲在第一线。这一下可乱了割据藩镇的阵脚,范阳、成德再也不敢造次,河北一片宁静,唐宪宗也终于能腾出手来收拾头号心腹大患——淮西镇。

占据今河南南部申、光、蔡等州的淮西节度使,虽然身处大唐的心腹之地,被中央势力包围,却是铁杆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半个世纪都没有归过“王化”。元和九年继任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更是四处煽阴风点鬼火,还想直接派兵威胁漕运,宪宗于是打算拿它开刀,立天下之威,由此进行了四镇之乱后唐朝规模最大的战争——淮西之役。但是战役初期,因指挥不统一,唐军虽具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但仍然被主场作战的淮西军各个击破,战局极为不利。

同时,又有更加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与淮西勾结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居然暗中派出刺客,于长安大街上刺杀了主战派宰相武元衡,一时朝中人心惶惶,皆主张退军。勃然大怒的宪宗力排众议,倾全力支持平叛,派遣同样遇刺受伤的宰相裴度亲自到前线指挥。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神策军大将李愬发动“斩首行动”,在一个雪夜奇袭蔡州,俘获吴元济,淮西平定。

至此,还在抗上的只剩占据山东地区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了。宪宗也不客气,元和十三年,大军三面合围淄青,次年淄青兵杀李师道,投降朝廷。淮西、淄青相继覆灭,范阳、成德两镇恐惧异常,主动向朝廷交出节度使之位。中原藩镇中不那么听话的宣武镇等,也立即遣使入朝,服从朝廷号令。唐朝至此在安史之乱后第一次实现真正统一。

唐廷认识到,彻底削平藩镇不可能实现,不如尽最大可能使藩镇体制适应唐朝的统治需求。从这时到唐末僖宗时期,是藩镇局势的稳定期,全国大致有五十个藩镇左右。

唐朝的藩镇结构也终于在元和时期成形,可以分为四类:(www.xing528.com)

一、河朔割据型:主要分布在河北地区,半割据状态,不向朝廷上户口赋税,完全自任僚属。

二、中原防遏型: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山东河朔周边地区,负责重兵防范河北藩镇。

三、边疆御边型:主要分布在京西北、陕甘等地,负责防备吐蕃、回纥等。

四、江南财源型:主要分布在南方,负责向朝廷提供财政支持,兵力薄弱。

值得一提的是,宪宗年间对藩镇体制进行了改革,取消了节度使对下辖各州军队的指挥权,同时赋予各州自行支配财赋的权力。这一改革在当时作用不甚明显,却是后周北宋时期肢解节度使权力的滥觞。

在河朔三镇外的其他藩镇,基本上是朝廷的普通政区,朝廷握有包括人事调动权在内的正常权力;哪怕是河朔三镇,也只能保持半独立状态,不仅节度使在名义上要受朝廷任命,而且朝廷一有战事,这些藩镇照样要派兵援助。也就是说,割据的藩镇事实上只占唐朝藩镇中极小的部分罢了。因此,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并不像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唐王朝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支撑了近百年,而不是像东汉那样很快就走向了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