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瞻前顾后:孟达犹豫不决,三国英雄记揭秘

瞻前顾后:孟达犹豫不决,三国英雄记揭秘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孟达接到信后仍然犹豫不决。玉表示坚贞,“玦”与“决”谐音,暗示自己决心已下。魏兴郡太守申仪是原上庸一带的地方实力派,他先后依附于刘表、刘备和曹魏,对孟达早有不满。他目前驻扎在宛县,也就是今河南省南阳市。有的史书说,诸葛亮为了尽早促成孟达反叛,派一个叫郭模的人诈降,郭模路过申仪的防区,故意把孟达反叛的事泄露给申仪。

瞻前顾后:孟达犹豫不决,三国英雄记揭秘

伐魏诏书下达,诸葛亮却没有急于行动,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三月到次年年初,诸葛亮一直驻扎在阳平关

这段时间,诸葛亮一方面进一步做好北伐的准备,另一方面是在等一个人的行动。这个人就是孟达。

之前诸葛亮、李严先后给孟达写信,希望他回归,孟达当时就动了心,尤其是李严信中有一句“思得良伴”,让孟达觉得诸葛亮、李严不仅希望他回来,而且会委他以重任。

孟达是文官出身,心思缜密,虑事周全,但往往也失于果断。那时如果他当即反叛曹魏,肯定能够成功,因为曹魏当时正忙着国丧,国丧结束新帝又要安排新的人事布局,司马懿一时半会儿还来不了荆州,没有人关心他。

文人带兵容易想得太多,每一步都想走稳。孟达接到李严的信,看了半天,觉得是他理解的意思,但又不能确认,于是写信向诸葛亮求证。

诸葛亮再次给孟达去信,信中说:“李严的性格你知道,他处理事情干净利索,就像流水一样,进退人物绝不犹豫含糊(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

诸葛亮等于告诉孟达,李严说的没问题,都算数,只等你赶紧回来。但是,孟达接到信后仍然犹豫不决。

这期间,为争取孟达,双方书信来往频繁,诸葛亮决定出师北伐后,更希望孟达抓住时机起事,那将是对北伐行动最有力的配合和支援。

可孟达仍然不着急,要说他不想起事,但他一直保持与蜀汉方面的联络,有一次孟达还随信送给诸葛亮一顶纶帽、一副玉玦。

纶帽是丝绸做的帽子,表明他对诸葛亮的敬仰。

玉表示坚贞,“玦”与“决”谐音,暗示自己决心已下。

但其实没有那么难,是孟达把事搞复杂了。

或者说,孟达其实并没有下定决心,他还在犹豫,非到万不得已,他还不想马上起事。

魏兴郡太守申仪是原上庸一带的地方实力派,他先后依附于刘表刘备和曹魏,对孟达早有不满。魏兴郡是曹魏新设的一个郡,与孟达的新城郡相邻,孟达比申仪地位高,又假节,申仪得听从他的调遣。

孟达和蜀汉秘信往来频繁,被申仪察觉了,申仪向朝廷告发,但是魏明帝曹叡不相信(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

魏明帝把这件事交给司马懿处理,司马懿负责整个南线战场的事务,孟达的事归他管。他目前驻扎在宛县,也就是今河南省南阳市。(www.xing528.com)

司马懿对孟达本来就没有好感,接到魏明帝的命令,马上派参军梁几到新城郡访查情况,经过秘密调查,申仪的举报被证实。

司马懿向魏明帝提出建议,征孟达入朝,如果他没有事,自然肯来;如果有事,必不敢来。

孟达听到风声,深感惊惧,决定马上起兵。

应该说,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孟达一拖再拖,把有利时机耽误了,曹魏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可以验证他的真伪——召你去洛阳,敢不敢来?

但是,史书上还有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说法。

有的史书说,诸葛亮为了尽早促成孟达反叛,派一个叫郭模的人诈降,郭模路过申仪的防区,故意把孟达反叛的事泄露给申仪。这件事恰好又被孟达知道了,他感到密谋已泄,决定举兵。

这时候司马懿还没有准备好,大军调动还需要一些时间,为避免孟达马上反叛,司马懿专门给孟达写了一封信。

司马懿在信中写道:“将军当初背离刘备,以身托付我曹魏,朝廷委将军以封疆重任,让将军图谋伐蜀之事,这一切,都像日月一样让大家可以看到。蜀人无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想让咱们自相残杀,只苦于没有办法(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郭模说的那些话,都不是小事,诸葛亮怎会轻易地告诉他并让他泄露出去呢?想想其中的道理,就应该明白了。”

如果按照司马懿的说法去推测,诸葛亮策反孟达还另有文章。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蜀汉大多数人心底比较厌恶孟达,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其实是利用孟达和新城郡最大限度地牵制魏军中线战场的主力,让他们无法支援西线战场,如果孟达反叛成功,顶多为蜀汉增加了一些地盘而已,曹魏那边完全可以不理,伺机再予夺回。

在诸葛亮眼里最佳的局面是,孟达反叛,曹魏派大军镇压,孟达被消灭,曹魏付出代价的同时也受到最大牵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策动孟达真反,同时又要巧妙地将孟达造反的消息传递给曹魏那边,所以才有了郭模诈降。

按照这部史书的说法,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阴谋,并且用一封信稳住了孟达(达得书大喜,犹与不决)。

同一件事,两个完全不同的说法,一个是阳谋,一个是阴谋。

但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摆在孟达面前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起事。

只是,现在已经有些晚了。

如果不认真走路,就会有人让你无路可走。孟达错过了最佳的机会,因为现在起事已经有些仓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