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空交织: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探究

时空交织: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探究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记忆的变形与错乱是人类自身技能作用的结果,而历史记忆的扭曲与伪造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影响口述者记忆呈现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智能素养和社会环境等。这种记忆叙述的多样性被称为“罗生门”现象。在历史记忆呈现的选择过程中,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更为突出。历史记忆的建构和呈现深受社会现实利益、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时空交织: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探究

历史记忆的真实性决定着口述者所叙述历史的真实性。自然的客观原因主要来自于记忆的自我特征及其呈现的局限性,其表现在主观的、重构的和选择性的记忆存储和记忆的呈现过程中,并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记忆被遗忘的现象。随着历史的推进,对记忆的自然遗忘是不可避免的,储存在人脑中的记忆变得模糊、错误乃至遭到遗忘。历史记忆的变形与错乱是人类自身技能作用的结果,而历史记忆的扭曲与伪造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影响口述者记忆呈现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智能素养和社会环境等。年龄的大小、身体的强弱、记忆能力的好坏都会影响历史记忆的存储和呈现。记忆失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记忆的前后矛盾;二是对所述情节前后叠加,诸多因素的相互交杂,错综复杂。这种由生理原因而引起的记忆失误属于由年龄变化而引起的无意识的记忆偏差。它是人类生理与自然局限性的真实体现,也是人类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的自然属性。心理因素层面则包括个人情绪、感情、动机、心境、认知能力等心理差异而导致的记忆差异。不仅人的情感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并影响着历史记忆呈现的差异,也影响着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口述者对历史记忆呈现的差异。个人后续在社会环境的变迁中所经历的事件对之前历史记忆的形成和保存具有较大影响。口述者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感受,仍然难以摆脱其民族国家的局限,当他回忆起历史事件时,他会受自己民族情感的影响。正如贺萧所言:“在很多妇女的回忆中,有关田间劳动的记忆是跟她们深夜在炕上缝补的叙述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但在集体化时期,对于农村妇女集体劳动之外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在休闲时间,甚至是睡眠时间所从事的诸如缝衣、纳鞋底、制作床单、方巾等大部分实际劳动却未被命名,也得不到报酬,甚至是被遮蔽了。……这种经历和记忆使得独生子女政策颁布后,这一带妇女中的一些人成为这项政策最热情的支持者,并负责动员更年轻的农村妇女去节育。”[18]由于历史记忆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社会事件(重大政治决策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所以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忆是不同的,其所形成的历史记忆是矛盾和冲突的。

口述动机是口述者在呈现历史记忆时的心理状态。口述动机决定着口述者为什么要说、说什么及怎么说,关系到历史记忆呈现的真实程度。口述者对记忆的呈现抱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如抵制、疑防、迎合和羡憎情结、历史泄愤等,个人心态差异牵制着口述内容的真实性。口述者对口述后果的预期导致了其有意识地隐瞒或遮蔽部分历史事实,进而影响到其所叙述的真实性。

个人偏见、怀旧的情绪、童年的不幸经历、对亲人的情感以及健康的妨碍等,都可能使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呈现出扭曲,难以保障记忆呈现的客观性。约翰·托什指出:“当历史学家从现场消失时,困难也远未消除。因为,甚至受访者也不是在直接触及过去。不管是多么的准确和生动,他或她的记忆都渗透着随后的经验。他们也许会受从其他消息来源(尤其是媒体)获得的信息影响;他们也许会受怀旧之情的左右,或为儿童时期贫困与家庭变故的不满所扭曲,这种不满会影响他们随后的生活。对任何人而言,或对工会官员的不信任——通常会深信口述证据的可靠性,然而它们也许只是稍后经历的情感表述,而不是所涉及的那个时期的。”[19]

历史记忆的呈现与当下有着密切的联系,受时局的影响,并被后世的经验所渗透。受口述者经验的影响,历史记忆通常会将“过去”的历史转化为“现在”的历史,将“过去的声音”转化为“现在的声音”。口述者以现在的语言、情景和风格叙述过去的故事,呈现着过去的历史记忆。所以我们发出质问:“他们的童年记忆,难道不是有很多是在他们年龄较大时回忆的产物吗?他们后来也许会读到的自传小说难道不会强化某些印象而弱化其他印象吗?电影或电视节目难道不会对他们的意识产生某种影响吗?”[20](www.xing528.com)

历史记忆的多重叙述呈现,反映了记忆呈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种记忆叙述的多样性被称为“罗生门”现象。口述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历史记忆内容差异的根源。这种“罗生门”现象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记忆的复杂性,这种情况很难追寻历史记忆的真实性,但其对历史记忆呈现背后的意义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在我的意愿中,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用多种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但是,它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缺点:它的各个声部常常互相遮掩覆盖。在所有这些声部中,没有一种能够永远使自己作为独唱被人承认、接受并把伴奏拒之千里之外。”[21]正如布罗代尔所言,“多声部”的传达才是对历史记忆真实呈现的方式。

在历史记忆呈现的选择过程中,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更为突出。历史记忆呈现的选择取决于口述者的价值和其背后的选择权。历史记忆存储的过程极其复杂,那些被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记忆优先存储在大脑之中。我们该如何判断记忆内容的价值和意义?社会权力控制着历史的呈现和叙述,影响着历史记忆内容的呈现方式与选择。由于历史记忆本身及其表现内容具有选择性,历史叙述必然是不完整的,不能成为历史记忆的完整表现。既然历史记忆本身及其呈现内容是有选择的,那么历史叙述就必然残缺不全,不能成为历史记忆的完整呈现。

此外,口述者的人格、信仰、品德、认知能力都会影响到历史记忆呈现的真实性。口述者人格对口述真实性的影响是整体的、宏观的和无意识的,而口述者与所谈事情之间的亲密关系则是具体的、直接的和感性的。亲历、亲见、亲闻是采访者为口述者“说什么”划定的范围,也是口述者“怎么说”的标准。[22]因此,约翰·托什警告说:“个人回忆的生动性是口述证据的力量所在,也因而是它的主要局限性所在,历史学家需要谨防陷入被访问者的思想范畴之中。”[23]综上所述,影响口述者历史记忆呈现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层面和社会环境层面。个人经历、情感和动机等心理因素对历史记忆呈现的影响是无意识的;现实利益、主流社会价值取向、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权利等社会环境因素则是有意识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口述者的记忆选择、叙事视角、历史事件评价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有着不可抗拒的影响。历史记忆的建构和呈现深受社会现实利益、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