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技能获得过程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技能获得过程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熟能生巧”的民间俗语阐释了反复训练获得技术技能的重要性。显然,技术技能获得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自然过程,任何学习者不可能越过某一个阶段而达到另外一个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应包括模仿和试误两个方面,决定了技术技能获得的必然过程。可见,技术技能获得过程是传递与吸收的并存过程。职业教育必须配备相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生身体反映的过程与技术技能获得的过程实现有效统一。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技能获得过程

我国“熟能生巧”的民间俗语阐释了反复训练获得技术技能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等基于学习者身体的变化状况,将技术技能获得过程分为新手(Novice)、高级初学者(Advanced Beginner)、胜任(Competence)、精通(Proficiency)、专长(Expertise)、驾驭(Mastery)和实践智慧(Practice Wisdom)7个阶段,前3个阶段可在职业院校教师指导下完成,后4个阶段则必须通过学徒制的形式,经过反复训练后才能实现。显然,技术技能获得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自然过程,任何学习者不可能越过某一个阶段而达到另外一个阶段。保障学习者熟练掌握某一个技术技能,达到专长至实践智慧阶段,必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并为之配备相适应的教师(师傅)队伍。

辛普森(Simpson)将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成知觉、定势、教师指导下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行为、适应和创造创新7个等级。知觉是动作的必要条件,包括感觉刺激、线索选择和感觉转化。定势分为心理定势、生理定势和情绪定势3个层次,是学生获得技术技能的预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应包括模仿和试误两个方面,决定了技术技能获得的必然过程。机械动作则是学生的习得反应,是学生不自觉地对环境的应对。复杂的外显行为包括学生消除技术技能的不确定性以及自主操作等,具备了实施复杂技术动作的条件。适应指学生的动作技能已经能够适应当时的情境,创造创新指学生能够根据技术技能要求创造新的动作模式。可见,技术技能获得过程是传递(Transmission)与吸收(Absorption)的并存过程(Davenport,1998)。职业教育必须配备相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生身体反映的过程与技术技能获得的过程实现有效统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