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的三平台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的三平台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职学校应发挥主体作用,加强沟通,创造机会,多方合作,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培育和提升“双师型”教师三大素养。只有培育了高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将制定的各项措施执行起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取得需要双证,然而根据目前国家最新的资格证目录,中职学校各专业可考的资格证非常有限。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就成了提升广大“双师型”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的三平台

中职学校应发挥主体作用,加强沟通,创造机会,多方合作,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培育和提升“双师型”教师三大素养。

1.发挥实训基地的主阵地作用

中职学校实训基地是“双师型”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教学场所,也是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主阵地。中职学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根据行业岗位群要求和中高级职业资格证要求开展,同时应配备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实训基地的课堂和一般教室的课堂是有比较大区别的,简单来说实训基地就是具备了教学功能的“微企业”。教师素养在实训基地的课堂最能够得到体现。实训基地教学需要教师按照中职生学习规律,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结合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岗位知识、技能等通过讲授、演示及指导传授给学生,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感染学生,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这需要“双师型”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才能够在管理好课堂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在不断开展实训基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养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完善。因而中职学校应搞好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双师型”教师施展才能提供和提升素养提供平台,“双师型”教师自身更应利用实训基地这样一个平台通过自主修炼,和同事、企业专家共同探讨,课程团队集体备课、一同修炼,提升自身的教师素养,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

2018年2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学校和企业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指导下,研讨合作机制,建好合作平台,对企业和学校来说是一种双赢。

校企合作所建立的平台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育和提升“双师型”教师素养。例如,“双师型”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多种岗位的企业实践:一方面能够吸纳企业的育人模式,丰富自身的教育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和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复合型专业素养。又如,在校内实训基地的课堂教学连线行业企业专家,校外实训基地直接邀对应岗位专家现场指导,都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行业一线知识和技能,教师和行业专家共育职业人才。在课堂中与专家的连线、沟通,促使“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碰撞、更新,同时培育和提升教师素养。(www.xing528.com)

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是多元化的,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发校企教材等。校企合作是为了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但是合作指导思想方面,还应考虑到,通过校企合作培育高素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培育了高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将制定的各项措施执行起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3.高校共建高素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素养培育和提升,高校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平台。基于“双师型”教师的三大素养,在培训方面,各高校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结合区内高校实际,高校之间的合作,师范院校发挥其在培育“双师型”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优势,专业院校发挥其在培育“双师型”教师复合型专业素养的优势。

“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取得需要双证,然而根据目前国家最新的资格证目录,中职学校各专业可考的资格证非常有限。例如,旅游类专业,目前相关的专业资格证包含有旅游经济师,导游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但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这些资格证并不能涵盖中职旅游类专业所有的核心技能课,例如中餐服务技能、客房服务、西餐、前厅。中职的专业课“双师型”教师,不单单是取得了“双师型”教师资格,更应改在所担任的专业课方面拥有岗位实操技能,能够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真正拥有所学专业对应岗位群经验的少之又少,很多学校的师资紧缺,加上现实原因,全部轮流去企业实践的可能性也不大。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就成了提升广大“双师型”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则是实施培训的主体。特别是请国家级示范专业、省级示范专业所在职业院校承担该专业教师的培训。这些学校的师资、实训基地、教学经验、教育理念等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因而能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目前,各类国家级、省级教师各类培训已经办得非常好,只是普及面非常有限,同时各类网络培训已非常成熟。但是,针对“双师型”教师素养的培训几乎没有。例如由教育部、教育厅等牵头示范专业所在学校作好网络培训的相关视频和课件以及教学设计,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慕课平台向所有教师开放,教师能够不限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和提升。一同学习的还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专业教师相互探讨,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以参训教师为主体,以教师基础素养、教育素养和专业素养为内容。基础素养、教育素养面向所有教师,专业素养针对中职某一类专业的教师,特别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所对应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开展。培训合格有结业证书。培训理念应注重教师通过培训既能埋头肯干,又能抬头看路。埋头肯干指的是“双师型”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师素养,愿意、乐意以教师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并为之奋斗抬头看路指的是教师在工作中一方面经常能想到怎么能够成为学生更好的引路人;另一方看看自己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将怎样走好下个阶段,创造“双师型”教师的美丽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