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定位原则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定位原则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性”要求职教师资具有获取职业信息、职业知识的能力,并具有洞察职业岗位需求趋势与变化的能力。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了培训师资格标准,规定了职业工作年限、学历证书等标准。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定位原则

1.依据职教师资需求定位

当代职业教育师资需求多样,既包括职业院校师资需求,也包括行业、企业“师傅”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师等。职业院校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学历要求逐渐由本科趋向硕士以上学历。行业、企业正在推进“新型学徒制”现代工匠培育方式,需要建设一支能够带徒弟的“师傅”队伍,要求“师傅”不仅具有较高技术操作水平,还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理论,熟知其内在机理。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社会培训机构发展迅速的现实背景下,培育一批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终身学习要求的培训师队伍也成为时代需求,需要培训师在掌握相关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了解成人教育理论。

2.依据职教师资属性定位

贺文谨(2010)认为,职教师资应具备“师范性、职业性、技术性、学术性四项基本属性”。“师范性”要求职教师资具备良好的专业态度、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教育素养,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显化“缄默知识”的能力。“职业性”要求职教师资具有获取职业信息、职业知识的能力,并具有洞察职业岗位需求趋势与变化的能力。要求职教师资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经历,形成相应的实践技能。“技术性”要求职教师资具备技术技能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并能应用于教育、科研、生产实践。“学术性”要求职教师资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能够运用学术研究优势与企业合作攻关,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www.xing528.com)

3.依据职教师资标准定位

目前,教育部已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专业理念与要求、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安徽、江苏、山东等省份也相继制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提出了学历资历、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科研业绩要求,定位了高职院校师资培育的内容目标。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了培训师资格标准,规定了职业工作年限、学历证书等标准。人社部、财政部制定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间接提出了企业师傅(导师)标准,要求师傅必须具备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的能力,能够帮助学徒逐步掌握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学徒能够达到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