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壶里春秋:整理国故论一九〇

壶里春秋:整理国故论一九〇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批判者却几乎都忽视了两点事实:第一是“整理国故”论的发明权属于刘师培,而胡适的说法只是对前者的回应;第二是胡适首次自陈他的文学革命论意在推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在1919年8月1日[2],即上述那封信写作前仅半个月。实际是,胡适并不以为同时提倡文艺复兴和整理国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表明,胡适把整理国故纳入文艺复兴的轨道,并没有背离所谓文艺复兴的本来意义。

壶里春秋:整理国故论一九〇

胡适坚持把新文化运动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且承认他的文学革命论,来自中国文学史和欧洲文艺复兴的教训,可见他也同辛亥前的章太炎他们一样,认为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很奇怪,就在五四运动高潮中,即1919年8月16日,胡适在给新潮社一位成员的一封信内,提出“现在整理国故的必要,实在很多”,同时写下了后来引出无数批判文章的那段名言:“学问是平等的,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1]

50年代以来的批判文章,几乎都强调这证明胡适已从文学革命的主张倒退,倒退至反动的整理国故论。但批判者却几乎都忽视了两点事实:第一是“整理国故”论的发明权属于刘师培,而胡适的说法只是对前者的回应;第二是胡适首次自陈他的文学革命论意在推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在1919年8月1日[2],即上述那封信写作前仅半个月。半月后便忘记了自己半月前所郑重写下的自述,可能吗?仅仅看了反对派学生所写的一篇辩护“整理国故”口号的小文章,便急忙向敌手竖起降旗,合理吗?

实际情形怎样呢?实际是,胡适并不以为同时提倡文艺复兴和整理国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他认定,“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做国故的研究”,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一大任务。

胡适所说的科学方法,即他所多次强调的所谓实验主义方法,究竟算不算科学,那是别一问题。但他举出清朝的“汉学家”作为例证,说他们中间有国故学的大发明者,说他们用的方法无形之中都暗合科学的方法,并且认为要整理国故,就要把汉学家所用的“不自觉的”方法变为“自觉的”方法,则都表明他对刘师培一派的回应,既非向对手投降,也非从原有立场倒退。

胡适显然熟悉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欧洲文艺复兴的一大贡献,就是恢复和利用古代文化遗产。恩格斯曾经描写过这一贡献:“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现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返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3]胡适对清代汉学关于古代文献、语言和历史的搜集研究工作的评估,远未提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这样的高度,虽然他也把清代汉学称作中国的一次文艺复兴。这表明,胡适把整理国故纳入文艺复兴的轨道,并没有背离所谓文艺复兴的本来意义。至于清代汉学是否可看作文艺复兴,则是另外的问题。(www.xing528.com)

1989年

【注释】

[1]见《新潮》第2卷第1号。

[2]见《尝试集·自序》。

[3]见《自然辩证法·导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