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力决战贫困,展开总攻!

建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力决战贫困,展开总攻!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45元,同比增长11%。全年完成贫困对象清洗锁定、动态调整,精准识别率达到99%。共向建始捐赠资金、物资价值2286万元,惠及贫困人口约1.5万人。建始革命老区在“十三五”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整体脱贫,县委、县政府从本县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向贫困的最后堡垒发起了全面攻坚战。到2020年6月先后组织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调度会14次。

建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力决战贫困,展开总攻!

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后,建始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紧紧围绕全年实现1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9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10个乡镇整体脱贫的任务,严格执行军令状,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创新扶贫模式,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员上阵、稳步推进。不脱贫、不达标、不脱钩。

2017年,1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5606户18249人脱贫销号。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45元,同比增长11%。全年完成贫困对象清洗锁定、动态调整,精准识别率达到99%。组织369支工作队,7000余名干部驻村结对帮扶,杭州市滨江区协作扶贫、华农定点扶贫、省“616”工程、咸宁对口帮扶、湖北民院校地合作及“千企帮千村”等工作务实推进。统筹扶贫资金22.23亿元(财政资金9.9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2.28亿元);投放扶贫信贷风险担保基金4100万元,为2922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2.28亿元;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1.3万元,为74560人购买扶贫小额保险。官店镇作为“四县市五乡镇”之一的高山片区综合扶贫成效显著。启动村级主导产业培育工程和扶贫产业后期管护试点,新发展贫困村主导产业867公顷,新发展茶叶、干鲜果、高山蔬菜、花卉、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3666.7公顷,“一村一品、一品一业”农业产业稳步壮大;2018年,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914.2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899户32697人,兑现资金214.6万元,户均补偿197元;贫困人员转移成护林员815名,人均工资4000元;优先安排贫困村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其中涉及贫困户613户1834人,兑现补助123.75万元,每户贫困户可增收2000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944户;建设集中安置点76个。坚持厚植产业根基、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同步跟进,推行“安置小区+特色产业+小微产业园”的产业配套模式,谋划配套项目281个,投入资金5.68亿元。县城易迁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亿元,天生、河水坪易迁产业园建成投用,青里坝、桃园易迁产业园及其他乡镇易迁产业园加快推进。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对口帮扶建始既讲输血更注重造血,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和产业合作上成果丰硕,依托滨江区的力量和智慧新成立滨建公司统管运营扶贫资金,让92个贫困村有了稳定村集体经济来源;通过杭州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的带动和发展,成功打造以蛋鸡养殖为核心纽带的扶贫产业链,在一期投产情况下,二期、三期同步开工,正着力打造以蛋鸡养殖为核心,集蛋鸡产业园、育雏场、饲料加工厂、纸箱(蛋托)厂、有机肥厂、屠宰厂、老母鸡食品加工厂、物流产业于一体的金凤一体化全产业链,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7.1亿元,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目前,正在建设育雏场、物流园、有机肥厂,已顺利对接正大集团投资建设百万生猪养殖全产业链,这颗“金鸡蛋”正在孵化蛋鸡、生猪“双百万”养殖及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近3年来,滨江区累计为建始革命老区投入帮扶资金1.22亿元,谋划项目56个,用于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人才培训的资金占比分别为65.97%、1.24%、19.65%、11.2%、1.94%。共向建始捐赠资金、物资价值2286万元,惠及贫困人口约1.5万人。

建始革命老区在“十三五”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整体脱贫,县委、县政府从本县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向贫困的最后堡垒发起了全面攻坚战。

2019年,36名县领导下沉乡镇靠前指挥,做到政策第一时间落实、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东西部扶贫协作、华农中直定点扶贫、省“616”对口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26个省州驻村扶贫单位、402名“第一书记”、405个“尖刀班”、2596名驻村干部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实行无缝对接。各项慧农政策得到落实,投资2147.3万元,发展村级主导产业2160公顷,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有效带动1万余贫困户持续增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509户18113人;聘请1030名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兑现管护费412万元;累计兑现学生资助金4232.7万元,惠及贫困学生48005人次;累计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1.25亿元,贫困人口住院报销医疗费用1.7亿元;建成160个产业项目,配套28个就业扶贫车间,提供413个公益性岗位,带动5000余贫困人口就业;237个易迁集中安置小区全部建成,14237户48901人搬迁入住;投入资金4216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626户;投入3130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95处、实施120个村的分散供水工程;全县有2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2345户35963人彻底摘掉“穷帽子”。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建始革命老区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脱贫攻坚严峻形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深化“八个到村到户”和“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举措,稳步实施“六大提升工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确保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县委中心组先后组织集中学习扶贫专题7次,县委和县政府每月至少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县委书记、县长每个月至少5个工作日用于脱贫攻坚。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到2020年6月先后组织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调度会14次。县委、县政府先后研究下发《建始县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方案》《中共建始县委建始县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建始县2020年脱贫攻坚作战方案》等系列政策性文件,统筹财政资金4.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2482名尖刀班成员实行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县、乡结对帮扶干部定期走访帮扶对象,做到责任不减、激情不降、劲头不松。(www.xing528.com)

积极开展“县长带货”“为鄂拼单”等网销活动,全县注册入驻“扶贫832平台”市场主体282个,上传商品587个,可售商品386个,活跃供应商95个,实现平台销售额855.53万元。半年来,全县农副产品销售总额达6000余万元。

到2020年5月底,全县19家州级重点农业企业、1416家专业合作社已全部复工复产;28家规上工业企业、13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已建成的扶贫车间、就业车间全部复工复产;成功与正大集团就饲料加工及生猪养殖产业链建设签订意向协议。谋划精准扶贫项目247个,使用统筹财政资金48029.25万元。

建始革命老区在精准扶贫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建始革命老区把打造村级经济联合体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把“金钥匙”,抢抓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在建始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机遇,按照“抱团发展、化零为整、统一运营”的思路,由92个贫困村出资组建了湖北建始滨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东西部扶贫协作资产类项目纳入公司统一管理运营,探索推行资产运营受益、代工生产受益、服务创收受益三种运营模式,由滨建公司为“村集体经济”当“管家”,有效规避单个贫困村面临的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人才匮乏、资金投入单薄、产业发展不成规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现实问题,解决了东西部产业扶贫协作面临项目投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足、资产登记不明晰等难题,为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找到一条好出路。该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在“学习强国”《湖北日报》《杭州日报》《恩施日报》等媒体报道。滨建公司运营3个小微产业园、3个扶贫车间等资产,已带动120名贫困户直接就业,通过产业奖补、公益性岗位和产业链发展惠及贫困户2300户;9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平增长1.2万元。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海亮(明康汇)集团与建始县产业发展进行合作交流。海亮集团副总裁、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董事长詹天浩,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副总裁李长江在合作交流期间到蛋鸡养殖场实地调研二期、三期项目规划,到花坪镇漆尞村调研西红柿产业、村坊村调研关口葡萄产业,到景阳镇调研旅游扶贫工作。明确将建始作为明康汇鸡蛋的主供应基地,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与建始县慧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订西红柿供销合作协议。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建始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作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切合点,着力改善区域性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交通先行,按照“三+”模式(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电商)和“四度”(宽度、厚度、硬度、净度)标准,健全群众投工、财政奖补、项目整合、社会帮建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围绕“两基”累计投入3.7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491千米,实施安防工程2500余千米,累计筹资12亿元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县农村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4516.44千米,交通扶贫经验得到国家交通运输部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关注推介,全国首部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题材的电影《村路弯弯》和大型纪录片《寻路乡村中国》均在建始取景拍摄,花坪镇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在农村能源建设上,累计投资13.52亿元提档升级农村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由87.46%提升到97.9%,2019年一年就投入3.07亿元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县供电可靠率由97.86%提升到99.88%,供电保障能力达到“生活用电稳定,有生产用电需求的不卡口”的标准。累计投资3.49亿元,着力补齐农村信息化建设短板,累计建设4G基站398个,全县宽带总用户达到13.52万户,宽带人口普及率达到32.18%,其中农村宽带用户达到8.22万户,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62.17%。全面实施“百千万文化扶贫工程”,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以村庄环境三清一改”、农户庭院“三改三化”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乡村面貌正在大幅改善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