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山文史:三位备受敬重的情圣

洪山文史:三位备受敬重的情圣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是认识林老师的人,无不称赞他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情圣”。说他是“情圣”,最主要是体现在他对祖国的一往情深上,希望祖国富强的愿望纵贯他一生。林老师用一生的实践阐释了什么是“学者”。林老师对人更有感情,凡是和林老师有接触的人,都感到他待人的温暖。至于众多的弟子们,林老师对他们的深情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儿子。

洪山文史:三位备受敬重的情圣

凡是认识林老师的人,无不称赞他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情圣”。

说他是“情圣”,最主要是体现在他对祖国的一往情深上,希望祖国富强的愿望纵贯他一生。当年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本来已在美国一所名校获得教职,但听说新中国特别需要他这样的学有所长的人才,于是没有任何犹豫,立即返国。要知道,他夫人吴驯叔老师全家人不是去了台湾地区,就是去了海外其他地方。

惺惺惜惺惺,也许正是林老师这样不顾一切的爱国之情,希望用已所学报效祖国的感人精神,再加上在美国本来就相互了解,让他在1954 年回国途中与不期而遇的钱学森先生成为莫逆之交,使钱先生在脑海中深深地记住了林少宫这个名字。

在2009 年11 月7 日林老师去世后,他最喜爱的弟子田国强强忍悲痛,把他与恩师之间的近百封信件找了出来。在整理这些信件的过程中,田国强的泪水流了一遍又一遍,这些来自林老师的信件几乎每一封都在鼓励弟子们好好学习本领,将来为国多做贡献。林老师在1988 年2 月18 日给田国强的一封信中写道:“在国内要创办一些专业还是困难多端,一言难尽,但无论如何都应为祖国振兴而效力。”

“无论如何都应为祖国振兴而效力”!这是林老师一生的座右铭,这句话现在已深深地镌刻在经济学院大楼内的林老师雕像上面了。

爱国要有过硬的本领,还要有孜孜不倦的实践。林老师用一生的实践阐释了什么是“学者”。打开他的原始讲稿,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工工整整,连标点符号都不用改,直接出版就是一本好教材。林老师将几乎一个甲子的岁月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在他刚回国的那个年代里,由于客观原因,本是现代经济学出身的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转向数理统计的教学和研究。其间由于数理统计的英文资料少,大多是俄文资料,于是他从零开始学俄文。他的一生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他在同济医院住院时,只要有可能,就要抽出枕头下的英文版专业书学习,旁边的一位同济学院研究生感动地说:“爷爷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刻苦,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上进呢?”

林老师对人更有感情,凡是和林老师有接触的人,都感到他待人的温暖。经济学院的费剑平老师是一个普通的年轻老师,仅仅和林老师曾经共同翻译过一本书。但当年轻的费老师结婚时,林老夫妇亲自作画并装裱赠送;费老师长子出生时,林、吴二老放下手上活儿,转遍华工市场,特地为他小孩买了一套衣服和毛毯。(www.xing528.com)

林老师有三个儿子,个个学有所长。兄弟三个谈起父亲,个个眼含热泪,饱含激情。在林老师去世近十年后的2018 年底,林老师长子林子美先生来文华学院看我,谈到父亲时数度哽咽,他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和两个弟弟对父亲的深深的敬爱之情!”

至于众多的弟子们,林老师对他们的深情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儿子。艾春荣是一个来自山区的农家子弟,本来英语就不太好,但是林老师偏偏让他在外宾来访时担任现场翻译,哪怕中间出现了失误,林老师还是给予艾春荣很高的评价。林老师就是这样把艾春荣“逼”成了国际知名经济学家。

林老师的弟子们散布天南地北,但是只要有可能,他都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林老师也正是他众多弟子们心中的“慈母”。在他去世前的那一年,他大多数时间都病卧在床,甚至好多时间都在昏迷中,但他总惦挂着他的弟子们,尤其是田国强。只要头脑清醒时,他就喃喃自语:“让国强回来看我!让国强回来看我!”

田国强得知消息后,立即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从上海飞回武汉。此时林老师仍在昏睡。田国强走到床前,轻轻地喊了一声:“林老师,小田来看你了!”林老师马上睁开眼睛,面带微笑,深情地盯着田国强,足足看了十来分钟。旁边一个弟子问林老师:这是谁?林老师用非常虚弱的声音说:“田国强!连旁边的林老师的儿子、儿媳都感到惊讶,他们都喊不醒林老师,田国强一喊就喊醒了!

林老师一生多情,对祖国深情,对事业痴情,对亲友、弟子亲情,对夫人吴老师的爱,更是一生一世的专情。在我眼中,他们二老的爱情不知要超过多少爱情经典故事片!他们在美国念书时相识相爱,从此一生不分离。当初林老师决定从美国回国,尽管整个家族反对,但吴老师仍毅然决然地跟随夫君踏上回国之路,林老师也用一生一世的时间为吴老师遮风挡雨。吴老师是大户人家千金,自然不太会家务活,林老师就一肩挑,甚至还学会了针线活,三个儿子的衣服、鞋子、书包什么的破了他都能自己解决,甚至到六七十岁的晚年,只要有可能,林老师一到周末就要骑着自行车,带着吴老师到汉口新华路体育馆打网球,直到学校也有了自己的网球场为止。林、吴二老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现代版的“举案齐眉”!

吴老师晚年时身体不太好,经常失眠,甚至还曾经住过汉口火车站旁边的安贞医院。林老师自己也是身患重病,但仍时时处处关心着吴老师,晚上一起看电视时,林老师经常是看一下电视,马上再看一下身边的吴老师是否有异样。林老师最后一次去汉口同济医院住院,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他心爱的家。临走时,我和徐长生院长以及办公室主任王彬等同志一起送林老师。也许冥冥中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一直躺在沙发上昏睡的吴老师突然一骨碌站了起来,双手拉着林老师,说了一句我们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话:“你爱我吗?”林老师也双手拥着吴老师,回答道:“我不是用一辈子证明了吗?”两位老人四目深情相望,久久不分开!我们在场的所有人的心都震撼了,在林、吴二老面前,甚至“梁祝”也为之逊色,我们懂得了在当今已成为稀世之宝的爱情到底是什么:她不仅仅是一对才子佳人依依杨柳下的窃窃私语,更是两位耄耋之人一生一世风雨中手相牵,心相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