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铁乘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列车上常见传染病及其危害

高铁乘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列车上常见传染病及其危害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五)SARS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部分病例出现呕吐、腹泻。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高铁乘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列车上常见传染病及其危害

(一)流行性感冒

主要临床表现:流感的临床表现的潜伏期一般为1~3日(数小时至4日)。临床上可有急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较显著,少数患者可有鼻衄、食欲不振、恶心、便秘 或 腹泻 等轻度胃肠道症状。

防治措施:

(1)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2)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3)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4)注射流感疫苗

(二)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

主要临床表现: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重度患者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

防治措施:

(1)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

(2)甲、戊型肝炎重点防止粪口传播,保障水源、食品及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

(3)乙、丙、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可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器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

(三)疟疾

主要临床表现: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战。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越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转不安,呻吟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后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

防治措施:防止蚊虫叮咬。患病后要注意水分的补给,及时就医,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控制凶险疟疾可选择青蒿素

(四)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主要临床表现: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防治措施:

(1)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就要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2)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www.xing528.com)

(五)SARS

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SARS曾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目前这种病毒没有再出现过。

防治措施:

(1)预防SARS病毒传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

(2)公共场所首选自然通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应保证空调系统的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

(3)对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品、食饮具定期消毒。

(4)患者要戴口罩,调整好心态,加强身体锻炼。目前暂无特效药治疗。

(六)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多为1~3天。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瑞氏综合征(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主要临床表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防治措施: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4)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

(5)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

(七)2019-nCoV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经诊断是病毒性肺炎,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2019-nCoV。感染此类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常见的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等。

防治措施:

(1)勤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min。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5)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