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方史纲:史前中国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格局

中国地方史纲:史前中国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格局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前中国的边远地区同样是原始人类的居住地,目前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只是发现于广西、广东、江西等华南地区,根据碳14测定的年代为距今9500~8000年左右。闽西、闽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面貌,与武夷山西麓江西地区有较多的共同因素。到距今4000~3000年左右,中国境内原始文化格局形成中心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较高,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程度递减的格局。

中国地方史纲:史前中国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格局

史前中国的边远地区同样是原始人类的居住地,目前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只是发现于广西、广东、江西等华南地区,根据碳14测定的年代为距今9500~8000年左右。其他边远地区与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中心地区一样,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晩期遗存,从东北到西南,各地区都发现一定数量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与中心地区相比边缘地区的文化遗址数量较少,多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的认识,但各地区文化面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与邻近的中心地区原始文化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东北地区,北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平原地区,密山县新开流文化以压制细石器和骨、角、牙器为主要生产工具,陶器种类少,仅见罐、钵,纹饰主要为鱼鳞纹和菱形纹,具有写实风格,反映了当地原始渔猎经济文化特色。[12]嫩江中下游昂昂溪文化,分布范围包括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哈尔滨和吉林省白城地区,以压制石器为主,石镞数量很多,表现了原始狩猎文化的面貌。[13]依据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两处原始文化都在距今5000年以上。

北方与西北地区,主要包括蒙古高原新疆等地。这么一个广大的地区各地都先后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这里最具北方草原地区特色的遗存是“细石器文化”。从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的状况和文化面貌看,邻近中原的地方新石器文化遗址较多,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联系也较为密切,如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上游地区和西部阴山以南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可以看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因素。同时,这一地区还存在着各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石器文化,如内蒙古包头市阿善一期文化的年代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相近,但不属于半坡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1980~1988年间在罗布泊的古楼兰地区曾釆集到数百件细石器,其中以楼兰古城和海头古城等地区为多,罗布泊地区细石器遗存中发现的一批桂叶形石镞和石矛,在制作上具有很强的地区文化特征。[14]

青藏高原地区,西藏新石器时代地点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见陶器和磨制石器,只见细石器和大型打制石器或单纯细石器;第二类有细石器和陶器、磨制石器共存;第三类不见细石器。其中属于第二类文化的著名的卡若文化,是以位于昌都镇西南12公里海拔高度3100米的卡若遗址命名,该遗址据碳十四年代测定,为距今4750~5555年左右。卡若文化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与陶器和磨制石器共存,陶器均为小平底,以罐、钵、盆为组合,纹饰主要是刻划纹,以三角折线纹为母体花纹,有圜底房屋和石墙房屋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青海地区存在一种使用窑洞式及半地穴式房屋,施行竖穴侧龛墓,多为单人侧身屈肢葬的原始文化遗存,是一支农牧并重、比较简朴的土著文化。[15]

云贵高原地区,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是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据碳十四年代测定距今9000~7500年。这个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类型较多,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如云南新石器文化分为7~8种类型,分别属于滇池地区、洱海地区、金沙江上游和中游地区、昭通地区、澜沧江河谷以及滇南地区。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发现大规模岩画,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主要是狩猎和釆集。猎取的动物有牛、猴、象、猪等,其中牛的图像最多,应为主要狩猎对象。岩画中清楚地看到架在树上的房屋,有建在地面上的较原始的“干栏”式建筑,还有由若干“干栏”式房屋组成的村落,其外有圆形壕沟或围墙。此外,云南新石器洞穴遗址、广西贝丘遗址、桂南以大石铲为代表的原始文化遗址都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16](www.xing528.com)

南方沿海地区,主要包括广东、福建等地。广东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四个区域:粤北区,粤东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滨、岛屿、雷州半岛。粤北英德牛栏洞文化,出土遗物1000多件,其中绝大多数是经过人工打击制成的石制品,少量为骨、牙、角、蚌制品和陶器。发现水稻硅质体,年代距今1.2万~8000年。曲江石峡文化主要分布在北江和东江流域,是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渔猎。1985年在“前石峡文化”遗存中发现了栽培稻遗存,时代略晚的石峡文化遗址、粤西封开广信河遗址中都发现许多碳化的稻谷,说明在距今5000年左右岭南已是我国境内栽培原始水稻的地区之一。[17]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下层和中层是福建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分布范围主要在闽江流域,特别集中于闽江下游及沿海一带,该文化的年代大体在距今约5500~4000年左右。闽西、闽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面貌,与武夷山西麓江西地区有较多的共同因素。[18]

史前时代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环境,边疆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有平原、森林、高山、盆地、草原和戈壁,气候有寒冷、潮湿、炎热、风沙,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自然环境要恶劣一些,因此这里居住的人类相对的稀少,彼此交往也不是十分频繁,于是形成了多种文化类型并存的现象。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居住在边缘地带的人们与外界交往受到一定的限制,文化交流比较单一,这也是边疆地区原始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

到距今4000~3000年左右,中国境内原始文化格局形成中心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较高,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程度递减的格局。严文明先生称这种现象为“重瓣花朵式的格局”,认为这是一种分层次的向心的结构,文明首先发生在中原地区,其次是它周围的各文化区,第三层即最外层各文化区进入文明的时间甚晚。[19]在中原地区已经进入国家形态以后,边疆地区还长时期滞留在原始社会的阶段,但在中原王朝的影响下边疆地区的原始文化与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