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夏族的发展与孕育-中国地方史纲

华夏族的发展与孕育-中国地方史纲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时期是华夏族的发展时期,也是汉民族的孕育时期。孔孟两位圣人都是在这一时期周游了列国。四方民族入居郡县地区,即变为郡县内的华夏人。虽然秦朝统一六国后仅存十几年,但是其后建立的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大一统国家制度,西汉与东汉前后共存续了400余年,郡县内的原诸侯国人和夷狄国人混而为一,以华夏族为主体进入了一个新的民族发展阶段。

华夏族的发展与孕育-中国地方史纲

战国时期是华夏族的发展时期,也是汉民族的孕育时期。这一时期,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大国之间彼此争战不已,同时不断吞并邻近的诸夏小国和夷狄小国、部落。在大国实力迅速增强的同时,彼此间的文化面貌日益趋同。春秋时期被视为戎狄的西方强国——秦国和被视为蛮夷的南方强国——楚国(吴越已并入楚),到战国中后期已经逐步融入了华夏族。秦、齐、楚、燕、魏、赵、韩七大国形成毗连之势。这样就成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新格局,基本改变了春秋以前华夷错居的状况。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空前加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秦国的郑国渠、秦国的都江堰吴国的邗沟、魏国的鸿沟等等,都带动了受益地区的经济繁荣,促进并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出现了“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2]各国商贾往来于诸市进行贸易,中原的市场可以看到北方的马、犬,南方的羽翮、齿革、曾青、丹干,东方的织物、鱼、盐,西方的皮革文旄。[3]北方与南方、中原与边地,各国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从而推动了各国与各地区华夏化进程。

战国时期各国文化交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才流动的随意性,齐人可以去魏,魏人可以入秦,燕人可以南下,楚人可以北上。秦国就招揽了卫国商鞅、魏国的范雎、韩国韩非、楚国的李斯等。孔孟两位圣人都是在这一时期周游了列国。齐国建的稷下学宫,让当时的才学之士可以自由的讲学,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会。当时的学术氛围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农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阴阳家各有一套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理论,他们往来不绝,辩难扬义,这既是对华夏传统的创新,又是对三代以来优秀文化的继承,翻开了华夏文化新的一页。(www.xing528.com)

战国时期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地域性的观念。四方民族入居郡县地区,即变为郡县内的华夏人。郡县地区为华夏之地,郡县外地区为四海夷狄之地(华夏外的地区)。华夏族间的民族认同感加强,至战国晚期各诸侯国人形成了荀子所说的“四海之内若一家”[4]的心理素质黄帝成为了各诸侯国统治者共同的始祖。张博泉先生认为:“华夏非源于一族,国亦非一族所建,共同的华夏就要影响到共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的产生,其入居中原为华夏、为中国的各民族,都要找出一个同源的祖先来,这只能说明各族间共同心理状态的加强和民族意识的转化。”[5]

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在王朝的直辖地区实行郡县之制,而且在郡县地区“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6]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演进史》一书中说:“我以为‘中庸’里边‘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十二个字,是最表现得出我们民族形成的情形的。”虽然秦朝统一六国后仅存十几年,但是其后建立的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大一统国家制度,西汉东汉前后共存续了400余年,郡县内的原诸侯国人和夷狄国人混而为一,以华夏族为主体进入了一个新的民族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