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方史纲:诸侯国文化区

中国地方史纲:诸侯国文化区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所统辖的民族构成各有不同,社会形态和经济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异差,加之周王朝分封制的延续,这使诸侯国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各区域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表现在语言、民俗、学术、宗教等各个方面。(一)中州文化区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州文化区,指周朝王畿地区,及周边的宋、郑、卫等国,即今河南地区。

中国地方史纲:诸侯国文化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所统辖的民族构成各有不同,社会形态和经济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异差,加之周王朝分封制的延续,这使诸侯国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各区域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表现在语言民俗、学术、宗教等各个方面。

(一)中州文化区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州文化区,指周朝王畿地区,及周边的宋、郑、卫等国,即今河南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西部与秦晋文化区毗邻,东部齐鲁文化区相连,北部与燕赵文化区相望,南部与荆楚文化区相接。这种特殊的位置使中州地区成为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中心。

1.学术思想

周平王迁都后,洛阳地区是周王室所在地,成为周文化的中心地区。这里发达的农业经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了众多文人。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呈,思想界群星璀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学派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是中州人,如道家学派的庄子法家学派的商鞅申不害,杂家学派的吕不韦等。该时期中州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学派主要是墨家纵横家。此外,名家和兵家在中原地区也有一定传播。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前468~前376),名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人)。墨子原是一名工匠,其弟子也多是“农与工肆”之人,他们共同组成第一代墨家学派,在整个战国时代都十分活跃,号称“显学”。墨子针对当时的实际,提出了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主张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180] 墨子主张的“兼爱”与儒家的“仁”不同,是一种“无差等”的爱,即不分等级,不分亲疏地爱天下人。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提出“非攻”,反对当时以强凌弱的兼并战争。墨家学派的理论在战国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后来在秦、楚两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战国时期,中州地区的纵横家学派十分兴盛。纵横家又称“游士”、“谋士”、“策士”或“游说权谋之徒”。游说诸侯之风,早在春秋末年就已兴起,到战国中期,随着游说诸侯风气的高涨,涌现出一大批纵横权谋之徒,形成了纵横家学派。从地域分布上看,这一时期的纵横家主要出现于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中州地区,如周、卫,先后产生了不少纵横家。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苏秦即是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苏秦兄弟5人,其4位兄长苏代、苏厉、苏辟、苏鹄“并为游说之士”,[181]组成了一个纵横家群体,在当时中原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名家是研究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学派。邓析(前545~前501),郑人,坚持名实一致的思想,认为名词概念必须具有确定性;惠施(约前370~约前310),宋人,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事物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性,而他重视研究事物间的共性。兵家学派的两个重要人物也是中州人。吴起(?~前381),卫国人,与孙武齐名,著有《吴子》又称《吴起兵法》。尉缭(生卒年不详),战国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他认为经济是军事之本,打仗要不夺农时、不损民财。

2.文学

春秋战国时期,中州地区的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经》“颂”和“风”中关于中州地区的诗歌,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如《商颂》是宋国人祭祀祖先的歌辞,文字简洁,音韵和谐。《国风》中,中州地区的民歌占了7个篇章,极富韵味和感染力。这些诗歌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对后代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

3.音乐

春秋战国时期,中州地区的民间音乐很发达。最有影响的音乐是“郑声”和“卫音”,合称“郑卫之音”。“郑声”以柔美著称,而“卫音”以节奏见长,都是当时最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河南信阳长台关曾出土十八弦锦瑟,[182]展现了中州乐器的发展水平。

(二)秦晋文化区

秦晋文化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晋国南部地区,主要包括今陕西、甘肃、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一带。秦晋地区长期以来与戎狄部落杂居,《国语·晋语》曰:“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故西周初,晋国实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183]的政策。《史记》曰:“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184]可见秦晋区域文化受戎狄文化影响之深。

1.学术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秦晋学术思想的代表为法家学派。法家起源于晋,盛于秦。李悝(前455~前395),魏文侯之相,代表作为《法经》。主张保护私有财产,以法治国,惩罚违反国家法令和破坏军队建设的言行。《法经》是我国古代传统法学的奠基之作,在法制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商鞅(约前385~前337),曾在秦国任左庶长,推行变法,“主以尊安,国以富强”。[185]商鞅重“法”,认为法令是国家的根本,主张严刑峻法、赏罚严明,无论刑赏都要做到“赏厚而信,刑重而必”,强调以法治国、刑无等级。申不害(?~前337),“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186]申不害重“术”,强调君主必须能驾驭群臣,辨别忠奸,考查能否,衡量功过。

其后秦晋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国人韩非(前280~前233),集法家之大成者。他从强化君主独裁与维护君主利益出发,构建了一个“以法为本”,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完整体系。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187]认为治国要用“严刑”、“重罚”。韩非的思想和主张得到秦王的赞赏,秦王用武力将韩非带到秦国,后韩非冤死于秦国狱中,他的思想也留在了秦国,在很大程度上被付诸实践。[188]商鞅在秦国的两次变法,以及韩非思想的实践,使以革新、集权、统一为宗旨的法家功利主义和实用哲学思想在秦国的政治思想中占统治地位,并成为秦文化的核心。

2.文学

秦晋地区的诗歌,以《诗经·国风》中的《魏风》、《唐风》为代表,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和现实主义风格,《园有桃》写士之忧国,《山有枢》以旷达写悲伤,《葛生》以荒野表现凄凉、孤寂,《葛屦》、《鸨羽》对统治者的直刺、责问,反映了晋地的社会状况和民俗风情。秦地的民歌明显受到秦地好战尚武风气的影响,《秦风》中的《小戎》就描写了妻子对随秦襄公讨伐西戎的丈夫的思念,《无衣》表现了秦人厉兵秣马、同仇敌忾的精神。如班固曾说:“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皆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尤存耳。”[189]

3.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有所不同,李学勤的《战国题铭概述》[190]及何琳仪的《战国文字通论》[191]将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划分为晋、齐、燕、秦、楚五系。秦系文字形体与西周、春秋文字有着直接的承袭关系,变化始终不大,与其它六国文字相差悬殊。晋系文字涵盖了韩、赵、魏、中山、郑、卫等国。晋系文字的特点是礼器铭文结构修长,笔画细劲。1965年在山西侯马春秋晚期晋国遗址发现侯马盟书,共5000多片,是用毛笔写在玉片或石片上。字体风格不一,有的粗率,有的纤巧,还有蝇头小楷。从运笔上看,落笔较重,收笔出锋,形如蝌蚪,是晋地书法艺术的代表。[192]

4.风俗习惯

秦晋地区北部,与戎狄、楼烦、林胡、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为邻,互相间往来频繁,交流密切,风俗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戎狄文化因素。秦人崇拜的神祗很多,以天帝最为尊贵,有白帝、青帝、黄帝炎帝(赤帝),各占天之一方。此外还有自然神、动植物神和灵物异象崇拜等。在秦地,无神不设祠,无祠不致祭。如秦故都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有数十座神祠,雍县(今陕西凤翔)神祠多达百余座。[193]

(三)齐鲁文化区

齐鲁文化区在地域上包括齐、鲁、邹之地,即今山东全境、河北东南部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一隅。东夷是山东半岛的土著居民,殷商起源于东夷。西周于此地分封的齐鲁二国则是姬姓大贵族和姜姓姻亲大贵族的封国,因此这一文化区与商、周文化和东夷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学术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学术思想空前繁荣。这与齐鲁地区提倡教育、重视文化建设有关。齐国的稷下学宫曾风靡一时,极大地推动和繁荣了该地区的文化。

鲁地是儒学的发源地。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思想的主体为“仁”、“礼”、“中庸”三个方面。“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礼”指的是礼仪、礼节、礼教,“中庸”是一种修养方法与处世原则。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德治”,要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94] 孔子身后,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以孟子荀子为主。

孟子(约前385~前304),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95]仁、义、礼、智是人们先天固有的,人们通过长期的道德修养,都可以成为仁人志士。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君好仁,天下无敌焉”,[196]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97]的民本思想。指出民众是国家兴衰、天子存亡的根本因素。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长期活动于齐鲁地区,曾三度担任稷下学宫祭酒。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98]人性与礼制在根本上是相违背的,君主必须对人民进行教化,用礼义法制和道德规范去约束他们。在“性恶论”的基础上,荀子主张礼治、法治、人治。一方面强调个人修养与圣人君主对人民礼乐教化的必要,另一方面强调维护社会的法纪纲制,主张既隆礼,又重法,“援法入礼”。荀子的主体思想属于儒家,是一位承儒启法,外儒内法的思想家。

荀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全民施教来培养君子。在教育方法方面,荀子主张务实和引导,重视“学”、“行”、“思”三者辩证统一,认为“行”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强调 专心一志,思索熟察”[199]的学习态度。

齐地学术氛围自由活跃,思想开放且包容。最能表现齐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风气是稷下学宫的出现。前357年,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决定招才纳贤,广开言路。“齐威、宣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若邹衍、田骈、淳于髡之属甚众,号日列大夫,皆世所称,咸作书刺世。”[200]稷下学宫成为诸子百家的大舞台,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著名学派。赵国人慎到(生卒年不详),曾在稷下学宫讲学,极负盛名。慎到的哲学思想属道家,政治思想属法家。慎到重“势”,强调权势对君主的重要性,君主只有掌握绝对的权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是法家中最先把道和法结合起来的人物,其思想贵势而不尚独断,尚法而不苛严,任术而不贵阴谋,在法家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201]

战国时齐人邹衍将阴阳与五行结合起来,以阴阳消长之道解释五行的相生相克,从而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并在稷下学宫中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学派,即稷下阴阳五行学派。邹衍进而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历史的发展规律与王朝更替,从而创造“五德终始”学说,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齐鲁地区也是兵家的发源地之一。司马穰苴、孙子孙膑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司马穰苴,春秋时期齐国人,其军事思想体现于《司马穰苴兵法》,即后世称所称《司马法》,其核心思想是治军应以“仁、义、礼、让”为本。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其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百世兵书”。孙膑,孙子后裔,战国时期人。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是兵家学说的经典。

2.文学

齐鲁地区的诗歌以《诗经》中的《齐风》和《鲁颂》为代表。《齐风》收录了齐地民歌11首24章,包括爱情、射猎、讽喻等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中以《鸡鸣》最为著名。《鲁颂》是鲁国的庙堂诗,包括《閟宫》等四篇。《閟宫》追述了周人始祖的功绩和鲁国的建国史,重点歌颂了“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鲁僖公开拓鲁国疆土的丰功伟绩,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此外,该时期齐鲁地区的诸子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孟子》不仅记述了不少孟子辩论时的精彩场面,还保存了许多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不少成为流传后世的成语和典故。

3.语言文字

春秋时齐东一带仍有很多的东夷小国,如莱夷、任、宿、须句等。春秋末年至战国,齐国吞并了周围很多小国,加速了诸夷华化的进程,但民族融合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当时齐东地区的语言和齐言就明显不同。《孟子·万章上》说:“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显然当时的齐东语仍保持着很强的地域性。《颜氏家训·音辞篇》:“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其较之初也。”可见当时齐言与其它方言的差异也是十分显著的。[202]

齐鲁地区的文字主要属齐系文字。齐系文字是指以齐国为中心的鲁、邾、倪、任、滕、薛、莒、杞、纪、祝等国逐渐形成的一种颇具特色的东方文字体系。现存的齐系文字多为铜器文字,结构宽博,运笔粗犷。齐系官玺风格独特,印面多呈方形,比较容易辨别。[203](www.xing528.com)

4.风俗习惯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然而鲁人仍重礼,保守因循,重农抑商,故时人曰:“周礼尽在鲁矣。”[204]齐人开放活跃,虽以农业为主,又重视“鱼盐之利”,纺织业十分发达,号称“冠带衣履天下”。[205]受东夷文化影响较深,齐地未婚男女交往自由,残存“长女不嫁”、“淫于骨肉”的特殊婚俗。齐人宗教信仰多与海有密切的关系,其主要有八神信仰,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八神之中有五神(阴、阳、日、月、四时主)的神祠在渤海与东海之滨。

(四)燕赵文化区

燕赵文化区在地域上是指战国时期的燕、赵两国和中山国,即今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内蒙中南部及山西北部地区。燕赵地区是商人的起源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春秋战国时期,北部北狄、山戎、东胡、匈奴相继兴起,使之成为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界地带,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冲突和交融,使燕赵文化区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胡汉杂糅、任侠尚勇、慷慨悲歌、民风质朴。

1.学术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地区的学术文化较为落后。但由于接近齐鲁地区,受到齐鲁儒学的影响。燕赵地区可以产生荀子这样的著名学者,可见应有一定的学术基奠。该时期燕赵地区较有影响的学者为公孙龙。公孙龙(约前330~约前240),字子秉,赵国人,名家学派的重要人物,长期活动于燕赵地区,著有《公孙龙子》一书。公孙龙创“离坚白”学派,与惠施的“合同异”学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因此促进了中国古代逻辑学的进步。

2.文学

燕赵地区的文学素有“慷慨悲歌”的风格。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荆轲赴秦地刺杀秦王前与燕太子丹在易水相别,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诗后来被称为《易水歌》,成为先秦时期燕赵悲歌的代表。

3.风俗习惯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地区多战事,有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燕赵与北方民族间的战争。这使燕赵地区形成尚武之风和壮烈刚强的文化特色,唐人韩愈说:“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206]恰当地描绘了燕赵文化的特色。赵国接近北方戎狄地区,战乱频繁,文化上长期受胡风影响,所以赵人慷慨好气,性情刚烈。燕国远离中原地区,常受戎狄侵扰,风俗与赵国相似。中山地狭人多,人民性情暴戾,男子相聚悲歌,慷慨激昂。

燕赵人善骑射,当是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以后的事情。前307年赵武灵王“始出胡服令”,“招骑射”。[207]将士改穿上褶下裤、长靴、腰系革带、上配带钩的胡装,以适应改车战为骑马作战的需要。赵武灵王四方招募能骑射之兵,装配长弓、剑矛,大大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使赵国一举成为强国。[208]赵武灵王的胡化改革后,燕赵地区的胡汉杂糅的风气更加浓烈。

(五)荆楚文化区

荆楚文化区主要是指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以楚国为首的文化区。楚国统治者系出华夏,但在西周时文化上已经蛮化,楚国也自认为是蛮夷。到春秋战国之际,楚国与诸夏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楚国兼并了江、汉流域的诸姬姓国以后,大量吸收华夏族的语言、习俗、文字,逐渐发展为“冠带之国”。战国时期楚国文化已变夷从夏,成为具有南方特色的华夏文化区。

1.学术思想

荆楚文化区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关于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有人认为是楚国的李耳(前571~前471之间),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有人认为是东周后期的老聃,又名李耳,为东周守藏史,孔子曾向他学过礼。关于《老子》一书,学界争议很大,有学者认为该书于战国前期成书,是老子一派共同创作的作品。[209]

老子的辩证思想博大精深,提出“道法自然”,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人和社会是自然的产物,要遵循自然之道,复归于“无”。又从相反相成的辩证观点出发,指出“柔弱胜刚强”,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210]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国家动荡是统治者造成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211]统治者应“损有余而补不足”,改善农民生活,国家就变得易于治理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人。其主要思想见于《庄子》一书。庄子继承老子,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万物皆由道生。主张维护人的自然本性,人们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摆脱束缚和忧虑,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庄子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事物的是非标准是不存在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人们对善恶、美丑、是非的主观判断只具备相对的意义。

2.文学

文学风格存在南北之分,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云:“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212]楚国从风土人情到典章制度都具有夷夏文化参差并存的特点,蒙昧与文明,自由与专制,兼容并蓄,文化色彩较北方丰富,生活节奏较北方欢快,思想作风相对开放,再加之奇山异水的灵秀之气,形成了活泼奔放、甚至怪诞虚无的风格。如《老子》是一部有韵的散文,思想深刻,语言洗炼,文辞优美;《庄子》既是重要的哲学著作,又是优美的散文作品,色彩瑰丽,文思浩瀚,具有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

楚辞是在南方楚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它以楚地的歌谣为基础,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充满了楚地的巫术歌舞和神州故事。屈原将楚辞的文学成就推向顶峰,《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词藻华丽,想象丰富,比兴新奇,节奏多变,气势宏伟,充分体现了南方文学的浪漫主义色彩。

3.语言文字

楚地方言十分复杂,官方语言称为楚言。《左传》记载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交战双方能在战场上交谈,这说明彼此都能听懂夏言楚言,或楚人兼能讲夏言。古苗语对楚言也有较深的影响,《楚辞》中“兮”的用法就很特别,与《诗经》明显不同。顾炎武的《日知录》里说:“《公羊》多齐语,《淮南》多楚语。”

楚系文字以楚国为中心,涵盖了楚、吴、越、徐、蔡、宋等国。楚系文字的铜铭文普遍使用一种通体颀长,颇具装饰性的字体,其中花体字“鸟书”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装饰的产物。

4.风俗习惯

楚人尚武好战,强悍刚劲,男子喜戴高冠,佩玉、带剑。女子服饰为小腰长袖。饮食以“饭稻羹鱼”为主,喜酸冷口味。婚俗方面,不禁男女自由交往,不重媒妁,男女双方有较大的婚姻自主权。楚人能歌善舞,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描述楚乐时写道:“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楚人尚巫,喜欢祀神,在男曰覡,在女曰巫。供奉天神、地神和人鬼。崇拜龙凤,视龙为神物,凤为神灵。[213]楚人信占卜,事无大小,往往问卜以决定对策。甚至楚共王在选择王储这样的大事时,也要征求于巫师。

(六)吴越文化区

吴越文化区指长江下游以吴、越国为首的越人文化地区。前544年,吴公子季札曾周游齐、鲁、卫、郑、晋,这不仅加强了吴地与华夏文化的联系,也带回了更多的华夏礼乐制度,使吴国开始出现华夏文化因素。越国在与吴、楚及中原诸夏国的交往中受华夏文化的熏染,越王无彊就表现出了一个华夏化国君的风范。[214]

1.语言文字

自周人太伯、仲雍进入荆蛮,“自号句吴”[215]以来,随着吴越与诸夏国的交往、争战频繁,华夏人不断进入越人地区,对当地语言的形成与变迁发生着重要作用。吴言应是越语与华夏语的结合的产物,与华夏语有较大的差异。在先秦时期,吴言只在中上层社会流行,而广大下层越人还是操古越语。春秋末年吴国大夫伍子胥曾说:“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夫吴之与越也……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216]可见吴越两国语言是相通的,而与齐国不同。古越语文献今存留很少,只有《越人拥楫歌》和《勾践维甲令》见于引录。但很多先秦时期的历史地名还保留了古越语的概貌。如吴越地名中有不少以“馀”、“夫”开头,“馀”义大体相当于“田地”,“夫”义相当于“山”,所以见于地名是很自然的事。从词语的音义及语法结构上看,古越语是一种古侗台语,是今天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等共同祖语的兄弟语。古越语分为于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等支,大同小异。[217]这种越语到东晋南朝时还在山越等越族团体中流行。

吴、越文字亦为鸟篆字,发现有鸟篆铭文的越国青铜器已56件。在国属可考的鸟篆文103件青铜器中,不仅越国的器物最多,超过总数的一半,而且越国的鸟篆字最为丰富,样式也最多。

2.音乐

吴越人喜礼乐歌舞,目前在吴越地区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如编钟、句鑃、錞于、铙、钲、鼓、琴、编磬等,材料有青铜、石、皮、木、丝竹、瓷等。现有具铭吴国礼乐器共49件,其中钟32件,句鑃2件;越国礼乐器共22件,其中钟18件,句鑃3件。在各种乐器中礼乐器占很高的比例,为其它各国所罕见。同时反映吴越两国器乐艺术相当繁盛。[218]

3.风俗习惯

吴越地处江淮水乡,《博物志》曰:“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219] 巢居,即干栏式建筑,早在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河姆渡文化中就出现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居住习俗是这一地区的传统。吴越人习俗为“饭稻羹鱼”,断发纹身,出行以舟代步,“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220]“习于水斗,善于用舟”。[221]在吴越争霸时多用水军作战。吴越之人尚武好勇,轻死易发,尤好用剑。[222]考古发掘已出土多把吴王、越王的剑或戈,如吴王光剑、越王勾践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至今仍寒光闪烁,锋利无比。

吴越之地盛行原始巫术,以蛇为图腾、有鸟崇拜,如晋人王嘉《拾遗记》说:“越王入国,有丹鸟夹王而飞,故勾践之霸也,起望鸟台,言丹鸟之异也。”[223]

除吴、越两国外,分布于浙江南部的瓯越、福建地区的闽越,尚处于石器时代,文化比较落后;两广的南越人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其青铜器的制造工艺已接近中原水平,器形、花纹可以看到楚文化的明显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