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边疆走向-中国地方史纲

西南边疆走向-中国地方史纲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其子阁罗凤时期,南诏曾一度叛唐而归附吐蕃,对唐朝的南部边境造成很大的威胁。综上所述,隋唐时中国西南边疆的走向大致是西北与吐蕃相接,西南最远达缅甸中部,中部最远到达今老挝南部,东南最远到达今越南中部。但是,疆域的拓展无形中促进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其它方面诸如经济、人员方面的交往,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西南边疆走向-中国地方史纲

隋朝时,西南地区的乌蛮、白蛮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337]738年,皮罗阁接受唐的册封,成为“云南王”,建立了南诏政权,也同时建立了与唐的臣属关系。但在其子阁罗凤时期,南诏曾一度叛唐而归附吐蕃,对唐朝的南部边境造成很大的威胁。阁罗凤死后,其孙异牟寻继位。异牟寻重新归附唐朝,接受唐朝的册封,“竭诚日新,归款天子”。[338]其南部边境地带大约为今天缅甸北部那加山脉一带及萨尔温江以东地区,今老北部等地。[339]东部与唐朝在今天越南北部地区设置的安南都护府相接。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唐政府将隋朝时的交趾郡改为交州总管府,随后又改为交州都督府。调露元年(679)八月,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下辖龙武、郎茫、林西、德化、甘棠、福禄、交、爱、驩等50个羁縻州,[340] 西北与剑南道、南诏相接,南部以今老挝北汕——越南山阳岛南部一线为界,东临大海,北接黔中。

综上所述,隋唐时中国西南边疆的走向大致是西北与吐蕃相接,西南最远达缅甸中部,中部最远到达今老挝南部,东南最远到达今越南中部。

但是,还应注意到,以上的疆域是为隋唐时期在各个方位的“极致”,并且各个方位的“极致”在时间上几乎没有重合,各个方位的“极致”时间也比较短,往往在达到“极致”后就开始收缩。但是,疆域的拓展无形中促进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其它方面诸如经济、人员方面的交往,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1]《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2]《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

[3]《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

[4]《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

[5]《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

[6]《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

[7]《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

[8]《隋书》卷七五《刘炫传》。

[9]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10]《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

[11]《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营州都督府条下记载:“玄州,隋开皇初置,处契丹李去闾部落。”

[12]《隋书》卷六七《裴矩传》、卷五六《令狐熙传》。

[13]《隋书》卷八〇《谯国夫人传》、卷六八《何稠传》。

[14]《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1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1页。

[16]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卷一《述制》,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王惠岩、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246页。

[18]《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

[19]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东京·皇城》,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第14、140页。

[20]《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

[21]《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

[22]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7~38页。

[23]羁縻府州的部分详见本章第二节。

[24]《通典》卷三三《郡太守》。

[25]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页。

[26]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312~313页。

[27]《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28]《通典》卷一九七《边防十三·北狄四·突厥上》。

[29]《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九》;《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30]《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九》。

[31]《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32]《册府元龟》卷一六八《帝王部·却贡献》。

[33]《旧唐书》卷六一《窦静传》、卷三《太宗本纪下》。

[34]玄宗天宝八年(749)设置保宁都护府(治今四川省黑水、马尔康之间的梭磨河流域),以领南方边疆牂牁、吐蕃。

[35]《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册府元龟》卷九六四《外臣部·封册二》。

[36]《新唐书》卷二一九《契丹传》。

[37]《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

[38]《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铁勒传》。

[39]王世丽《安北与单于都护府: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4、55、57、155 页。

[40]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41]王世丽《安北与单于都护府: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第156~157页。

[42]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43]王世丽《安北与单于都护府: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第66~67,69页。

[44]薛宗正《中亚内陆——大唐帝国》,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330页。

[45]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修订版,第167页。

[46]所谓“昭武九姓”就是指居于该地的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小国。

[47]郭平梁《唐朝在西域的几项军政建置》,《新疆历史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8]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第86~88页。

[49]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第94页。

[50]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第94~99页。

[51]《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下同。

[52]方铁主编《西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下同。

[53]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第110页。

[54]粟冠昌《唐宋元明清广西羁縻州县或土府州县洞司等设置概况》,《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55]方铁主编《西南通史》,第311页。

[56]《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下同。

[57]《册府元龟》卷九九二《外臣部·备御五》。

[58]唐启淮《试论唐代的羁縻府州》,《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第4期。

[59]《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

[60]《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传》。

[61]《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62]《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九》,太宗贞观二年九月。

[63]《新唐书》卷一〇〇《裴矩传》。

[64]《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契丹传》。

[65]《唐会要》卷一〇〇《杂录》。

[66]《新唐书》卷二二二下《南蛮传下》。

[67]《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十四》,太宗贞观十九年六月。

[68]《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十四》,太宗贞观十九年六月。

[69]《新唐书》卷二二一上《西域传上》。

[70]《资治通鉴》卷一九七《唐纪十三》,太宗贞观十七年四月。

[71]《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传》。

[72]《隋书》卷八十一《高丽》。

[73]《隋书》卷六十七《裴矩传》。

[74]蒋非非、王小甫等《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75]《新唐书》卷二二○《东夷传》。

[76]都兴智《唐政权与朝鲜半岛的关系论述》,《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77]《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传》。

[78]杨保隆《高句骊族族源与高句骊人流向》,《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79]918年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人王建改其国号“泰封”为“高丽”,936年统一原新罗疆域。史称王建所建立的高丽国为“王氏高丽”,它与汉唐之间我国东北部的高句丽政权(南北朝隋唐改称高丽,史称“高氏高丽”)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668年高句丽政权灭亡后,约有10万遗民流入新罗国,其人数仅占新罗人口的很少一部分,不足以改变新罗人口的基本成分。经数百年光阴,到918年王氏高丽建国时,流入新罗的高句丽人已经融入新罗人之中,成为王氏高丽的臣民。王氏高丽统治持续了400余年,到明朝初年为李氏所取代,改国号为朝鲜,即今朝鲜民族的先世。

[80]关于渤海族源问题多有争议,学术界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持“高句丽说”者多为韩国、朝鲜学者;持“靺鞨说”者多为中国学者。近年相关著作、文章见魏国忠、朱国忱、郝庆云《渤海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李健才《唐代渤海王国的创建者大祚荣是白山靺鞨人》,《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81]《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

[82]《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

[83]魏国忠、朱国忱、郝庆云《渤海国史》,第319页。

[84]参见程妮娜主编《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118页。

[85]参见王承礼《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191页。

[86]吴景山《突厥的族属、发祥地及其社会分期》,《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87]《周书》卷五○《突厥传》。但亦有学者认为突厥的冶铁业在建国前并不很发达。参见吴景山《突厥并非以铁立国辨》,《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88]《周书》卷五○《突厥传》。

[89]以上引文皆见《周书》卷五〇《突厥传》。

[90]《通典》卷一九七。

[91]《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

[92]《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93]《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94]突厥俗可汗常分封其子弟或近亲为小可汗。相关文章见林干《突厥社会制度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

[95]《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96]薛延陀汗国建立于628年,646年为唐朝所灭,仅存18年。但在漠北还存在薛延陀余部,直到唐玄宗开元初年仍可以见到唐朝安置薛延陀余部的记载(《册府元龟》卷九七四)。

[97]《旧唐书》卷六七《李靖传》。

[98]《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

[99]参见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02~303页。

[100]《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

[101]碑文使用汉、突厥两种文字,突厥文大约创造于6世纪,由38~40个符号组成,其中元音8个,辅音8对,字形类似北欧哥特人使用的儒尼文。

[102]突厥部分多处参见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168页。

[103]《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104]《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年九月。

[105]《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上》。

[106]参见《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编《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107]也有观点认为骨力裴罗建国为回纥的复国,把吐迷度称汗当作回纥第一次建国。见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第373~375页。

[108]《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传上》。

[109]《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110]《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111]《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112]《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113]《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114]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第184、176页。

[115]《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史籍对此记载有不同,《宋书》、《魏书》、《北史》之《吐谷浑传》作700户。

[116]《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

[117]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吐谷浑部分多处参见此书从前言到各章的内容,下面不再一一出注。

[118]《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119]《十六国春秋辑补》卷八七《西秦》。

[120]《宋书》卷四《少帝纪》。

[121]《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四》,文帝元嘉八年八月。

[122]《通典》卷一八九。

[123]《隋书》卷八三《吐谷浑传》。

[124]《隋书》卷六七《裴矩传》转引裴矩撰《西域图记》序。

[125]《隋书》卷八三《吐谷浑传》。

[126]《新唐书》卷一一〇《契苾何力传》。

[127]《旧唐书》卷三《太宗下》。

[128]《魏书》卷一〇一《高昌传》。

[129]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篇》,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30]《隋书》卷八三《高昌传》。

[131]《旧唐书》卷一九八《高昌传》。

[132]《隋书》卷八三《高昌传》。

[133]见《旧唐书》、《新唐书》高昌传部分。

[134]《新唐书》卷二二一《高昌传》。

[135]《贞观政要》卷九《议安边》。

[136]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1985年。

[137]这些观点包括西羌说、鲜卑说、蒙古说、三苗说、猕猴和魔女后裔说、印度说、混血说等,具体见安应民《吐蕃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138]有源出印度说,源出西羌说,源出西南夷濮人等。

[139]恰白·次旦平措《聂赤赞普是蕃人》,《西藏研究》(藏文)1986年第4期。

[140]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141]巴俄祖拉陈瓦《智者喜宴》(藏文),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89页。转引自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42]见张云《丝路文化·吐蕃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143]见安应民《吐蕃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144]《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

[145]《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吐蕃下》。

[146]《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诏蛮传》。

[147]《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

[148]《南诏德化碑》,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印,1988年8月,第11页。

[149]《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

[150]《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

[151]《云南通志》卷二九之九《表》。

[152]方铁主编《西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153]《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

[154]《资治通鉴》卷二四四《唐纪六〇》,文宗太和三年十二月。

[155]《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唐纪六九》,僖宗广明元年六月。

[156]倪蜕辑、李埏校点《滇云历年传》卷四,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页。

[157]《贞观政要》卷八《辩兴亡》。

[158]《旧唐书》卷一八五上《陈君宾传》。

[159]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74页。

[160]《通典》卷一二《食货典·轻重》。

[161]《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

[162]《隋书》卷二四《食货志》、卷七四《赵仲卿传》。

[163]《全唐文》卷二六九《张廷珪·请河北遭旱涝州准式折免表》。

[164]《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三二》,天宝十二年八月。

[165]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166]《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唐纪三八》,肃宗上元二年三月;《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

[167]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300页。

[168]《新唐书》卷五〇《兵志》。

[169]《唐会要》卷七二。(www.xing528.com)

[170]《朝野佥载》卷三。

[171]傅振伦《中国伟大的发明——瓷器》,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172]《隋书》卷一六《律历志上》。

[173]《大业杂记》,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7页。

[174]《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175]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第676~678页。

[176]《全唐文》卷六三《唐宪宗·上尊号敕文》。

[177]《樊川文集》卷一六《上宰相求杭州启》。

[178]《旧唐书》卷一九○中《陈子昂传》。

[179]《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一《唐高祖·简徭役诏》。

[180]关于唐末江南出现的稻麦复种技术本书参考李伯重先生的《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一书,但郑学檬先生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一书中认为李先生的论证虽然缜密,但由于史料过少,所以只能是个推测。

[181]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74、104页。

[182]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85页。

[183]《隋书》卷二九《地理志》。

[184]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页。

[185]《旧唐书》卷一〇五《韦坚传》。

[186]《大唐六典》卷二二《少府监》。

[187]傅振伦《中国伟大的发明——瓷器》,第67页。

[188]席龙飞《中国造船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189]《旧唐书》卷一三一《李皋传》。

[190]《隋书》卷三一《地理志下》。

[191]《太平广记》卷二九○《吕用之》。

[192]《全唐诗》卷三〇一《王建·夜看扬州市》。

[193]《隋书》卷八四《室韦传》;《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室韦传》、《靺鞨传》。

[194]《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室韦传》;《隋书》卷八一《靺鞨传》。

[195]陈显昌《渤海国经济试探》,《北方论丛》1982年第3期。

[196]上述渤海国物产亦皆参见《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

[197]《隋书》卷八一《靺鞨传》。

[198]《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室韦传》。

[199]《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卷二《太祖纪下》。

[200]《辽史》卷二《太祖纪下》。

[201]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202]王承礼《渤海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

[203]《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

[204]《旧唐书》卷一八五下《宋庆礼传》;《全唐文》卷三五二《樊衡·为幽州长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

[205]《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206]《隋书》卷八四《突厥传》;《旧唐书》卷六二《郑元璹传》、卷一九五《回纥传》。

[207]吐谷浑人在青海湖结冰后,将良种母马置于湖中小山上,来年春天所产马驹号“龙种”;青海骢是吐谷浑人用中亚·波斯马和当地马交配培育出来的。(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208]《隋书》卷三《炀帝杨广纪上》。

[209]转引自林干《突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1页。

[210]《新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211]《册府元龟》卷九七〇《外臣部》。

[212]《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213]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中),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

[214]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7页。

[215]林干《突厥社会制度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

[216]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217]《隋书》卷八四《突厥传》;《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卷一五〇《赵憬传》。

[218]《唐会要》卷九四。

[219]林干、高自厚《回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220]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221]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222]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223]《旧唐书》卷一九八《焉耆传》。

[224]《旧唐书》卷一九八《龟兹传》;《隋书》卷八三《龟兹传》;《旧唐书》卷一九八《龟兹传》。

[225]《隋书》卷八三《于阗传》。

[226]《隋书》卷八三《疏勒传》。

[227]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第237页。

[228]《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229]乜小红《略论十六国以来高昌地区的丝织业》,《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唐长孺《吐鲁番文书中所见丝织手工业技术在西域各地的传播》,《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230]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第238页。

[231]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第207页。

[232]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第263页。

[233]《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

[234]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999年2印,第121页。

[235][英]托马斯著,李有义、王青山译《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236]《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237]畜牧业、农业、手工业部分多参见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第121、128~130页。下面不再一一出注。

[238]《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239]《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240]《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241]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242]第吴贤者《第吴宗教源流》(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4页。转引自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第67页。

[243]《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上》。

[244]《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

[245]《通典》卷一八七《边防三·松外诸蛮》。

[246]《新唐书》卷二二二下《西原蛮传》。

[247]方铁主编《西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248]《旧唐书》卷一九七《东谢蛮传》。

[249]《蛮书》卷四《名类》。

[250]《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

[251]方铁主编《西南通史》,第325页。

[252]《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上》。

[253]方铁主编《西南通史》,第328页。

[254]《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上》。

[255]《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上》。

[256]《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257]《新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

[258]上述内容多处参见方铁主编《西南通史》,第321~349页。

[259]《旧唐书》卷四《高宗上》。

[260]以上隋朝户口的相关数据,参见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2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131页。

[261]《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262]《旧唐书》卷一二三《刘晏传》。

[263]《资治通鉴》卷二四一《唐纪五七》,元和十四年八月。

[264]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265]《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唐纪一二》,太宗贞观十五年八月。

[266]《全唐文》卷一《唐高祖·定户口令》。

[267]《册府元龟》卷九七○《外臣部》。

[268]参见薛宗正《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1页。

[269]《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一《唐高祖·简徭役诏》。

[270]《旧唐书》卷一四八《权德舆传》。

[271]《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272]费省《论唐代的人口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

[273]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274]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86~387页。

[275]《册府元龟》卷五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276]关于净土宗的创始人,学界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东晋僧慧远在庐山建白莲社,是为净土宗之开端;也有学者认为唐僧善导才是净土宗之鼻祖。

[277]《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278]《全唐诗》卷三九八《元稹·画松》。

[279]朱长文《琴史》卷四《赵耶利》。

[280]《全唐诗》卷二二九《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281]徐奇堂《唐宋时期岭南文化的发展及其原因》,《广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82]《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

[283]《新唐书》卷二一九《黑水靺鞨传》。

[284]《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

[285]《隋书》卷八一《靺鞨传》。

[286]《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

[287]《隋书》卷八一《靺鞨传》。

[288]《隋书》卷八一《靺鞨传》。

[289]《全唐诗》卷三六一《刘禹锡·酬杨司业巨源见寄》。

[290]王承礼《渤海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页。

[291]《金史》卷三九《乐志上》。

[292]《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293]李遇春《博尔塔拉自治州石人墓调查简记》,《文物》1962年第8期。

[294]《周书》卷五〇《突厥传》。

[295]《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296]《北史》卷九九《突厥传》。

[297]《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298]张碧波、董国尧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9~1110页。

[299]《旧唐书》卷一八三《武承嗣传附子延秀传》。

[300]《周书》卷五〇《突厥传》。

[301]《新唐书》卷一九六《陆羽传》。

[302]参见《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303]《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传上》。

[304]参见张兵、李子伟《陇右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02、204、207页。

[30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306]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屈支国》。

[307]薛宗正《唐代西域吐蕃人生活管窥》,《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308]霍巍《吐蕃时代墓葬的动物殉祭习俗》,《西藏研究》1994年第4期。

[309]苏发祥《吐蕃教育刍议》,《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310]次旺《吐蕃时期建筑的形式与风格》,《西藏民俗》2000年第3期。

[311]高淑芬、陈庆英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9页。

[312]王尧《吐蕃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313]参见禺弛《南诏文化的特点及其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杨仲录、张福三、张楠主编《南诏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4]詹全友《南诏大理国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211页。

[315]詹全友《南诏大理国文化》,第226页。

[316]詹全友《南诏大理国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8页。

[317]王丽珠《南诏文化浅析》,《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4期。

[318]《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

[319]《册府元龟》卷九七一“浿江(即大同江)以南宜令新罗安置”。

[320]《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

[321]上述东北民族分布的今地主要参见张博泉、苏金源、董玉瑛《东北历代疆域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 120~123页。

[322]《新唐书》卷二一九《室韦传》。

[323]《册府元龟》卷九七五《外臣部·褒异二》、卷九七二《外臣部·朝贡五》。

[324]《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325]参见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326]《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铁勒传》。

[327]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3页。

[328]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329]《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330]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第143页。

[331]《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332]参见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第143~144页。

[333]《唐会要》卷七三《安西都护府》。

[334]《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335]参见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第46页。

[336]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中华地图学社,“唐时期全图”。

[337]《隋书》卷八二《南蛮传》。

[338]《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上》。

[339]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5页。

[340]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第1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