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方史纲:西南经济区及经济文化联系

中国地方史纲:西南经济区及经济文化联系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今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境内有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及成都平原,总体上是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多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前316年秦灭蜀国和巴国以后,四川纳入秦的版图,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往力度加大。由此可见,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商品交换比较频繁,经济文化联系较为密切。

中国地方史纲:西南经济区及经济文化联系

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今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境内有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及成都平原,总体上是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多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各地地形、土壤、气候差异巨大。这一地区长期是众多民族的聚居地,人烟稀少,开发较晚。

(一)农牧业

西南地区气候湿润,但适合大面积农业生产的土地不多,农田主要集中在盆地地区,尤其集中在平地面积较大的大盆地和多个盆地相连的滇池、洱海区域。[167]此外在山间坝子及浅滩丘陵还分布着少许的农田。《史记》记载东周时期的滇池一带“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168]云南地区的垦田面积有了较大的扩大,并且农业耕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铁制生产工具在战国时期,由楚国传入到了广西地区。西南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饲养六畜已很普遍,洱海地区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169]出土了2件铜房屋模型和马、羊、猪、鸡模型各数件。在同时期出土的青铜器纹饰中动物纹居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牛,但此时尚未出现牛耕农业,牛主要是食用和用于祭祀

(二)手工业(www.xing528.com)

云南最早的青铜器发现于剑川海门口遗址,[170]经测定应是商代之物。滇池地区春秋到战国中期的青铜器发现较多,罕见铁器,常见的青铜器主要有铜剑、铜斧、铜矛和铜爪镰之类小农具。战国晚期除了流行铜剑以外,出现了钁、锄等大型青铜农具。流行于亚洲东南部许多民族中的铜鼓,是滇南、滇中一带古代居民最早创制的。迄止1988年,在云南楚雄大理昆明红河等地发现的早期铜鼓已达26面,时代属于春秋早期至战国末期。[171]出土于李家山24号墓春秋晚期的牛虎案,整体构思巧妙,以普通范模分体浇铸而成,整体平整光滑,在制作上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172]

(三)商业

东周时期西南地区已经有了商品交易且非常活跃,在云南东周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海贝,其中江川李家山发掘的7座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墓葬,出土了海贝10余万枚,经鉴定属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的环纹货贝,且无穿孔,说明不是装饰品,而是贸易交换的中介物。前316年秦灭蜀国和巴国以后,四川纳入秦的版图,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往力度加大。前249年,秦王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开凿了由成都达僰道(今四川宜宾)的道路,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云南一带的马匹和牛输入四川,而四川的铁器则源源不断地销入云南。广西地区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钟鼎戈矛等青铜器,在形制和纹饰上均接近中原同期的器物,其中一部分可能是从中原输入,另一部分则是本地仿制的。由此可见,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商品交换比较频繁,经济文化联系较为密切。[1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