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领导力开发:基于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领导力开发:基于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外部层面的开放式领导力影响因素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高校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开发培养的正面支持,另一个是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因此,无论是基于学生个人、高校本身,还是利益相关者或者国家宏观政策环境,高校都是培养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核心主体所在。

大学生领导力开发:基于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人员对领导力的论述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大学生领导力研究关注的领导力特征主要是自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纵观国内文献对领导力特征的研究,毛泽东同志强调的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和选才用人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自律能力(毛泽东,1991)。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的观点基础上着重强调了自我提高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用才能力(高冬东,2001)。国外企业界提出了各自关注的领导能力指标,如IBM公司:书面交往能力、行政管理能力、人际接触能力、决策能力、对应激的抗拒力、计划与组织能力以及口头交往能力;AT&T公司:组织与计划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应激能力、口头交往能力、自我了解能力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

本书研究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指的是高等院校影响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四个要素的各种因素。综合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高等院校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获取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个人层面、组织内部层面以及组织外部层面。个人层面的开放式领导力影响因素,指的是大学生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进行领导力开发,包括自己的领导意识、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培养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等。组织内部层面的开放式领导力影响因素,即高等院校针对培养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专业培养方案的更新,领导力课程以及适合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发挥学生的领导力潜能等。组织外部层面的开放式领导力影响因素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高校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开发培养的正面支持,另一个是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前者包括产业界与高校合作,提供给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机会,大学生到国内外其他高校进行课程、科研学习等机会,甚至业界和其他高校跟学生所在高校共同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等;后者作为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主要指政府支持或者参与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开发的过程,包括通过政策法规鼓励高校开展并实施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培养计划,以政府奖学金等形式为具有领导潜能的学生提供出国交流等机会。

事实上,无论是学生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还是高校内部或者外部的影响因素,上述三个层面都可以通过高等院校组织建立各种机制得到实现或部分实现。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人员普遍认为高校可以通过教育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来进行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领导意识等,可以通过高校的活动来实现;组织内部层面,即高校层面的影响因素,本身就是本书研究的关键所在;而组织外部层面,高校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与协作的程度,以及高校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层面的有效性,都可以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直接动力。因此,无论是基于学生个人、高校本身,还是利益相关者或者国家宏观政策环境,高校都是培养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核心主体所在。这四个主体,高校为核心,在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基础之上,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进行开发,而政府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对此进行积极的参与,由此,才有可能达到高校、大学生、企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政府的共赢。(www.xing528.com)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对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开发机制的研究集中在基于组织层次的视角之上,亦即以高校为核心主体的层次之上。因此,本书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开发机制研究就是研究高校如何进行大学本科生的开放式领导力的开发,通过能力开发途径的变革与创新来进行人力资源、人才领导力的开发,这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为瞬息万变的世界以及越来越面临着快速变革的组织提供优秀的领导型人才,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以至高等教育的质量。本章接下来将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以往的文献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来进行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