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领导力开发:基于双创时代的开放式创新

大学生领导力开发:基于双创时代的开放式创新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高校对大学生领导教育实践相对薄弱,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对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的比较、国内高校大学生领导素质培养的调查和报道以及对高等教育培养领导人才的必要性和使命性的探讨。在领导力模型的研究上,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以对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的比较研究为主,还包括一些对国内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调查分析,对影响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解析不足。

大学生领导力开发:基于双创时代的开放式创新

作为一个概念,自从14世纪开始,领导就跟语言联系在一起(Komives,et al.,1998),直到20世纪早期,领导学才开始被纳入学术研究领域。过去的几十年对于领导的理解层出不穷。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领导力内涵的界定没有一致认可的定义,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总结出不同的内涵或定义。但是,大多数领导定义都反映这样的假设,它涉及一个过程,一个人对其他人施加有意识的影响,去指导一个团体或组织中的活动并构建和促进他们的关系。对领导和领导力的研究,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总结出不同内涵的概念。

Burns(1978)认为领导是个人指导一个团体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活动的行为,对组织日常活动产生机制性的影响,是个人运用制度、政治、精神和其他的资源去激起、促使和满足追随者的动机。

House等(1997)认为领导是“个人影响、鼓动和促使其他人奉献于组织的效能和成功的能力”,是在能实现的事情中阐明愿景、赋予价值和创造环境,并运用外界文化使其之更具有适应性变化的能力。

Daft(2005)认为领导(leadership)是存在于领导者与其追随者之间的一种有影响力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寻求改变并期待其结果能够反映他们共同的目标。

Yukl(2002)在考察领导的多个因素后认为,这些因素决定一个团体或者组织的成员在完成有意义任务的过程中能否成功地做到齐心协力,给出了这样一个领导的定义:领导是让其他人理解和同意必须去做什么和如何有效地去做的过程,以及促进个人和集体努力去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领导在多大程度上被看成是一种个人影响行为,还是一种集体影响过程,影响着领导力在多大程度上被理解为一种个人能力,还是一种集体能力。(Rodgers,2003)有一种领导力观点是领导伦理对理解领导力本质有显著影响,认为领导力不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职位,而是指一种人际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信任、义务、承诺、情感或关于什么是善的共同价值观之上。甚至有人提出,领导力是日常的行为和想法,与组织中的实际职位无关。

领导力被理解为一种集体的能力,是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完成领导任务体现出的集体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合作的过程,一种社会性、关系型的过程,是人们的一种共同的努力,关注某一件事、某一种状况,对其充满了激情,与人一起努力并进行改变,这种改变让每个人都受益,并为集体创造利益。(Mc Mahon,2000)

1.研究评述

经过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浏览,可以发现大部分关于领导力研究的文献来自美国,这表明美国大学生领导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非常前沿的位置。通过对手头文献的整理,不难发现,当前研究对大学生领导教育的讨论在其必要性和可教育性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无论是从解决社会问题的立场出发(Watt,2003),从公民素质的立场出发(Marcy,2002;Langone,2004),还是从克服领袖危机的立场出发(Zimmerman-Oster&Berkhardt,1999),都对领导教育的必要性给予了肯定。关于大学生领导力的可教育性,领导学研究者都已经默认或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领导力是可以通过教学和实践进行培养的。(Zeleny,1941)国外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课程开发和课程模块研究、教育和教学方式研究、项目评估研究、个体研究等。

国内高校对大学生领导教育实践相对薄弱,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对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的比较、国内高校大学生领导素质培养的调查和报道以及对高等教育培养领导人才的必要性和使命性的探讨。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而言,需要从指导实践的角度对大学生领导力的提升进行深入的剖析,具体而言,可以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第一,对大学生领导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的研究更是鲜见。在领导力模型的研究上,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以对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的比较研究为主,还包括一些对国内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调查分析,对影响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解析不足。(www.xing528.com)

第二,对高校提升大学生领导力的机理和机制研究不足。领导人才是国家强盛不衰、长治久安的关键,培养和造就大批领导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高校培养和造就领导人才的方法,包括思想重视、教学改革以及氛围创设等,这些都涉及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机理,而国内现有研究文献对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领导力的机理和机制缺少系统性的研究,绝大部分文献都是简单的对策建议。

第三,当前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一些定性的分析,很少有定量的实证分析,也缺乏典型案例的研究,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可以做出新的探索,在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开放式领导能力的开发与提升模式。

2.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研究回顾

当前对于大学生领导力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大学生领导力的构成要素提出的,通过研究优秀学生干部的领导力特质来确定大学生的领导力要素,其中还加入了一些影响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开发以及领导力成果等的外部因素,如受领导力主要影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等。但是总的来说,从国内外关于领导力结构研究的文献看,有些研究提出的观点过于抽象以及理论化,缺少实践性和应用性;有些研究提出的因素比较片面,缺乏适用性;有些研究涉及的因素过于宽泛,无法聚焦。基于以上判断,本书认为以下关于领导力结构的研究可以作为本研究解析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已有文献理论依据之一。(见表2-1)

表2-1 大学生领导力结构模型

续 表

上述模型都对大学生领导力结构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关注的因素包括学习能力、创造力、沟通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合作能力等,本研究将以上述观点作为解析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