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自然地理特征及资源潜力预测

宁夏自然地理特征及资源潜力预测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区从南向北表现出由流水地貌向风蚀地貌过渡的特征。在中国自然区划中,宁夏跨东部季风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区域,大致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过渡地带。宁夏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为中国平均值的163.5%。宁夏石油、天然气也有相当储量,具备发展大型石油天然气化工的良好条件。

宁夏自然地理特征及资源潜力预测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宁夏位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南北相距约456km,东西相距45~250km,总面积为66400km2,首府为银川市。

截至2019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4.66万人,城镇人口415.81万人,城镇化率59.86%。全区下辖5个地级市、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另辖1个开发区。

(二)地形地貌和气候

宁夏地处我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在华北台地、阿拉善台地与祁连山褶皱之间,处于高原与山地交错带,大地构造复杂。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较大,东部起伏较缓。

南部的六盘山自南端往北延,与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等断续相连,把黄土高原分隔为二。东侧和南面为陕北黄土高原与丘陵,西侧和南面为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中部山地、山间与平原交错。卫宁北山、牛首山、罗山、青龙山等挟持山间平原,错落屹立。

北部地貌呈明显的东西分异。黄河出青铜峡后,塑造了美丽富饶的银川平原。平原西侧,贺兰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东侧鄂尔多斯台地高出平原百余米,前缘为一陡坎,是宁夏向东突出的灵盐台地。

宁夏地貌复杂,山地迭起,盆地错落,大体可分为: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洪积冲积平原和六盘山、罗山、贺兰山南北中三段山地。全区海拔1000m以上。按地表特征,全区还可分为南部暖温带平原地带、中部中温带半荒漠地带和北部中温带荒漠地带。全区从南向北表现出由流水地貌向风蚀地貌过渡的特征。

在中国自然区划中,宁夏跨东部季风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区域,大致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过渡地带。

宁夏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海拔在1000m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有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以下。宁夏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全年平均气温在5℃~9℃,引黄灌区和固原地区分别为全区高温区和低温区。宁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干旱山区年平均降水400mm,引黄灌区年平均降水157mm,且蒸发强烈。(www.xing528.com)

(三)交通通信

宁夏交通便捷,形成了铁路、公路、空运联动的主体交通网络。截至2019年年底,铁路运营里程1552.94km,公路通车里程36535.11km,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88km。

航空:宁夏已建成三座民用运输机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中卫沙坡头机场和固原六盘山机场,两个通用机场——盐池机场、月牙湖机场,基本形成了以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一干两支两通”的民用机场布局。

铁路:包兰铁路穿越本区,纵贯银川市区南北,东接华北重镇包头,与京包铁路相连;西接西北古城兰州,和兰新、兰青、陇海三条铁路衔接。宝中铁路北起中卫,南至陕西宝鸡,横跨陕甘宁三省区。甘武线自中卫甘塘至甘肃武威。太中银铁路也已建成通车。

“十三五”以来,宁夏先后开工建设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银西高铁、中兰高铁、包银高铁,高铁建设开启了“加速度”。全区形成了以干线铁路为骨架、支线铁路为补充的铁路网

公路:宁夏境内有6条国道,以银川汽车站及银川旅游汽车站为中心有几十条长途汽车线路,可通达全区各市、县所在地和京、陕、甘、内蒙古、浙、闽等地。此外,固原、吴忠、石嘴山汽车站还有30余条中途线路通向区内外各地,各县汽车站均有开往乡村的短途车。目前,宁夏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际、县乡公路为脉络,外联毗邻省市、内通县乡的公路路网体系,“三环四纵六横”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

通信领域方面,宁夏按照5G网络统筹推进、规划引领、创新发展、产业集聚的建设原则,深入推进信息通信业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智能政务、智慧社会发展。

(四)矿产资源

宁夏矿产资源以煤和非金属为主,金属矿产较贫乏,已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37种。宁夏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为中国平均值的163.5%。截至目前,宁夏探获煤炭资源总量401.3亿吨,预测资源量1471亿吨,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种丰富、煤质优良、分布广泛,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宁夏面积的1/5,形成贺兰山、宁东、香山和宁南四个含煤区。石油、天然气分布于灵武、盐池地区,属中小型油(气)田。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黏土、磷、铸型用砂、硫铁矿、铸石原料和膨润土等,其中石膏、石灰岩、石英岩及黏土为我区优势矿产。其中,石膏矿藏量居全国第一,探明储量45亿吨以上,一级品占储量的一半以上。同心县贺家口子大型石膏矿床,石膏层多达20余层,总厚度为100m左右,储量达20亿吨,为我国罕见的大型石膏矿床。宁夏石油、天然气也有相当储量,具备发展大型石油天然气化工的良好条件。宁夏的石英砂岩(硅石)潜在储量很可观,已探明储量在1700万吨以上。宁夏的金属矿产较贫乏,除镁(炼镁白云岩)储量规模达中型外,铁、铜、铅、锌、金和银等矿产均属小型矿床和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