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法学院把案例教学法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案例教学法的好处是,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发展了他们对法律问题的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具体的法律条文来习法律和法律原则,而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掌握法律的精神基本原则。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首创

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得尔于19世纪末在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法,主要也是继承了苏格拉底教学法中的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对各种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法学院把案例教学法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根据上诉法院裁决编写的案例教科书来学习法律。郎得尔曾指出:“如果你阅读了大量的案例,特别是判决正确的判例,真理就出现在你的面前。”他的意思是说,学生将通过问读法官对于案件的合理判决来学习法律推理。案例教学法的好处是,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发展了他们对法律问题的分析能力。如果学生掌握了如何进行法律分析,那么即使他不去记忆那些法律条文,他也一样能够运用法律推理能力理解他所不熟悉的法律。这种能力将使法律工作者能够迎接不断面临的新的挑战。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具体的法律条文来习法律和法律原则,而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掌握法律的精神基本原则。在上课之前,学生必须认真钻研教师发的案例汇编,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上,基本的方式是问答式、对话式或讨论式。教师在讲课中不断提问,与学生一起腮个虚拟的案例或实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法律的原则、规则以及各种法律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实例教学法能够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大有益处。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道循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届性的重要教学形式。它是医学、法学和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等领域中重要的教学方法,现在已校应用到很多学科的教学当中。

1.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流程(www.xing528.com)

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 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流程

2.模拟案例—官勒虚拟的“洞穴探险者案“

洞穴探索者案件现在已成为一个经典的模拟案例,经常使用于美国法学院的案例教学中。通过洞穴探索者案例,我们可以了解,法官是如何根据他对法律的本质和目的的认识以及对法律制度的认识来参与法律程序的。同时,为了做到公正的判决,法官是如何解决他们历面临的难题的。这个虚构的案件简要事实如下:四个人进到一个洞穴中,结果被困在里面。在他们遇救前,要活下来,就必须通过抽签做出选择,吃掉他们中的一个人。尽管这一生存做法的最初提出者随后很快改变了他的立场,但抽签计划还是实行了,最初提议考本人不幸成为牺牲品。后来,其余的三个人遇救。被救出来的三个人后来被指控犯有谋杀罪。现在教师提出问题:遇救的三个人是否有罪,如果有罪的话,如何定罪量刑。这样学生将扮演律师和法官,根据他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以及他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如实证主义法学、自然法学、社会法学等)对此做出判断和裁决。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学生在运用法律推理时出现的错误和法律知识上的缺陷,引导学生对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起到“画龙点暗”的作用,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共同讨论学术上的问题和法律上的疑点,但在讨论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应起主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