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煜的苦闷生活与突飞猛进的词作水准

李煜的苦闷生活与突飞猛进的词作水准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开封,李煜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昔日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宫殿不见了,属于他的只有一处孤零零的寓所,为数不多的仆从除了为他提供服务外,可能还在监视他的饮食起居。对于所有的改变,李煜只得颓然接受。然而,李煜终究不是刘禅,脆弱敏感的他,内心不可能对人生境遇的改变无动于衷。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李煜将所有的不如意倾注到诗词创作之中。在苦闷的生活里,李煜词作的艺术水准却突飞猛进。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的苦闷生活与突飞猛进的词作水准

开宝九年(976)正月,李煜和宗室子弟、臣属等一起被押到开封,开启了他的另一段人生

明德门外,李煜穿白衣戴纱帽在楼下待罪,虽然照例获得免罪,却得到了一个侮辱性的名号,违命侯。

在开封,李煜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昔日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宫殿不见了,属于他的只有一处孤零零的寓所,为数不多的仆从除了为他提供服务外,可能还在监视他的饮食起居。

金陵城破的时候,他心灰意冷,把宫中钱财都散发给了近侍,现在的生活只能依靠并不丰富的恩赐,以前的精致享受只好停留在记忆之中。

那些曾经前呼后拥、相互诗文唱和的臣僚不见了,他们已经谋到了新的差事,正忙于向新的主人献媚。只有零星几人来做礼节性的探望,即便是来了,也只能不痛不痒地说几句问候的话,或许是为了避嫌,或许是真的已经无话可说。

所幸的是,小周后还陪伴着他,但现实已经无法为他们提供优渥的条件,处境感染心境,他们不再是神仙眷侣,更像是一对相互取暖的天涯沦落人。

怨谁呢,是谁造就了这一切呢,悔恨吗,又有何用?

对于所有的改变,李煜只得颓然接受。他知道,从这天开始,他只是大宋朝一个特殊的囚徒而已。

然而,李煜终究不是刘禅,脆弱敏感的他,内心不可能对人生境遇的改变无动于衷。

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李煜将所有的不如意倾注到诗词创作之中。诗词成为他生活中唯一的寄托,成了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朋友。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用词描摹离开金陵的感伤。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www.xing528.com)

李煜用词感念人生的大起大落。

在苦闷的生活里,李煜词作的艺术水准却突飞猛进。除了语言一贯精致巧妙外,词的内容开始从简单的描写风景人情,转为对家国人生的思考,词的内涵和意境为之拓展,对以后词作在宋代的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

江山不幸诗人幸,诗人不幸诗歌幸,诚如斯言。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却是一个天才的词人。

他创作了最后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词作,达到了诗词创作的巅峰,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哀伤的句号。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南唐后主、宋陇西郡公李煜卒,年四十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