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朝开启卷-大忽悠成果露馅,李继迁欺骗辽国的辉煌战果曝光

王朝开启卷-大忽悠成果露馅,李继迁欺骗辽国的辉煌战果曝光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继迁也不含糊,不停地忽悠辽国,说攻击李继捧战果如何辉煌。辽国为了鼓励他继续牵制宋朝,封他做了“夏国王”,还把一个公主嫁给了他。尽管两兄弟靠忽悠赚得盆满钵满,但总有露馅的时候,主要是因为李继迁死性不改,还是经常骚扰宋朝边境,偷鸡摸狗的事情仍没少干。听到李继隆要来找他算账,李继迁还想继续忽悠,他又请李继捧代为说情。赵光义没想到,这个接受辽国册封的李继捧居然还敢觍着脸来忽悠。

王朝开启卷-大忽悠成果露馅,李继迁欺骗辽国的辉煌战果曝光

赵光义失去了武力解决边患的勇气,但李继迁找到了辽国做靠山,在西北闹得不亦乐乎,不理他也不行。于是,赵光义听取赵普(当时第三次出任宰相)的建议,决定收起棍棒,拿出糖果,进行和平招降。

端拱元年(988)五月,一直赋闲在家的李继捧突然被赵光义召见,他被告知,你将再次出任定难节度使,重新掌管党项故地,朝廷会护送你回老家,同时,还附送你了一个新名字——赵保忠(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在下文仍称其为李继捧)。

按照赵普的想法,就是放李继捧回去对付李继迁,让党项人窝里斗,大不了再回到以前的半独立状态。

估计是担心李继捧回去后打自己的小算盘,就赐名“保忠”,取“保证忠诚”的意思。可问题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李继捧回到夏州后马上和李继迁穿起了一条裤子。

道理也很简单,李继捧献出土地,本来就是无奈之举,并不是真心想取消属于党项人的独立政权。再者,他和李继迁之间本没什么过节,何必去冒风险对付自己人呢?

于是,回去不到半年,李继捧就上书宋朝,表示李继迁经过他的批评教育,已经深刻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过去的行为十分悔恨,以后再也不胡闹了,还请朝廷给予原谅,顺便再安排个官当当。

李继捧纯粹是睁眼说瞎话。就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李继迁也在向辽国打申请报告,表示虽然李继捧是代表宋朝来接收五个州的,但两人矛盾不大,请求他和继捧讲和。

其实,李继捧和李继迁两人经过几年的折腾已经完全想明白了,脚下的土地本来就是属于党项人的,内部争来争去,只会被别人(宋朝或辽国)利用,到头来谁都落不着好。

总结教训后,李继捧和李继迁决定改变被人当猴耍的局面,开创属于自己的耍猴时代。

于是,李继捧不停地忽悠宋朝,说招降李继迁及党项部落的成果如何如何,几番牛吹下来,宋朝赏给他的官帽越来越大,被封为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级别)。

李继迁也不含糊,不停地忽悠辽国,说攻击李继捧战果如何辉煌。辽国为了鼓励他继续牵制宋朝,封他做了“夏国王”,还把一个公主嫁给了他(忽悠了一个老婆)。

尽管两兄弟靠忽悠赚得盆满钵满,但总有露馅的时候,主要是因为李继迁死性不改,还是经常骚扰宋朝边境,偷鸡摸狗的事情仍没少干。

淳化二年(991)七月,宋朝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就派兵到夏州来讨伐,李继迁怕挨揍,又请李继捧替自己说好话,表示这回是的的确确、真心实意地投降了,让宋朝千万再相信他一回。至于边境摩擦,主要是因为经济上实在太拮据,如果能顺便再赏块地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宋朝眼看李继迁态度不错(也拿他没辙),就安排他做了银州观察使,还让他弟弟当了绥州团练使,同时附送李继迁新名字一个——赵保吉。

以前拼死拼活挣不来一块地,现在不费一刀一枪,居然空手套白狼,拿到了银、绥二州,要说还是脑力劳动值钱啊。

李继迁尝到了甜头,决定把忽悠事业继续做大做强,宋朝的军队前脚刚走,他就向辽国报告了成果,还把李继捧介绍给了辽国。

同年十一月,李继捧也投降辽国,并被封为“西平王”。

至此,赵光义和他的臣僚们才发现,不但李继迁的问题没解决,还白搭进去一个李继捧,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枉我们个个饱读诗书,居然被两个来自偏远之地的半文盲给忽悠了,欺人太甚!为了好好教训这两个骗子,赵光义批准实施了一项新的举措——经济制裁。

党项人居住的那块地方,在经济上是比较落后的,除了养马放羊,也没什么其他产业,党项人要想获得粮食、布匹等基本生活用品,都要靠边境贸易来获得。

当时,党项人居住的地方有不少盐池,盛产一种青白盐(颜色主要为青色、白色),这种食盐产量大、质量好,是党项人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

为了惩罚李继捧和李继迁,宋朝宣布了禁盐令,禁止青白盐进入宋朝境内。显然,在贸易地位上,宋朝是占绝对优势的,反正自己境内也产盐,不买你的照样可以生活。但党项人不能卖盐,就意味着断了唯一的经济收入,简直是要了人命。

宋朝的本意是想通过这种经济制裁,迫使李继捧和李继迁屈服,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www.xing528.com)

宋朝的贸易壁垒让党项人没了经济收入,但生活还要继续,既然没钱去买,就只好去抢,边境上的摩擦反而更多了。还有一些党项部落把经济收入的减少归怨于宋朝,更倾向于帮助李继迁跟宋朝对着干。

结果,经济制裁的目标不但没实现,反而使李继迁的力量更加强大。草草进行了一年后,赵光义只好宣布解除禁令。

政治手段、经济手段都不行,那还是硬着头皮打吧。

淳化五年(994),赵光义任命李继隆为河西行营都部署,率兵讨伐。

这里必须再声明一下,这位李继隆和李继迁、李继捧没什么亲戚关系,他是如假包换的汉人,名字雷同,纯属巧合,只能烦请大家集中注意力,不要继隆、继迁、继捧,傻傻分不清楚。

李继隆,字霸图,潞州上党人,李处耘(带兵收复南平、湖南的那位)的儿子。作为官二代,李继隆的人生并不一帆风顺。当年,李处耘因为犯事被贬了官,李继隆也不大受人待见,整日无所事事。好在后来宋朝一直征战不断,李继隆在军队中施展了自己的才华,逐步得到提拔重用。雍熙北伐时,李继隆所率军队隶属东路军曹彬麾下,当东路军在岐沟关溃败的时候,李继隆所部因为军纪严明、指挥有方,没有受到损失,完整地撤回了境内。因此,当大多数将领受到责罚时,李继隆反而升了官。此后李继隆继续戍守北方边境,在和辽军的接触中,曾打过几个胜仗。

总而言之,李继隆是当时宋朝少数几个拿得出手的将领之一。

听到李继隆要来找他算账,李继迁还想继续忽悠,他又请李继捧代为说情。李继捧准备了五十匹马,再次派人告诉赵光义,您别忙了,我说好了,李继迁又投降了!

你还忽悠上瘾了,滚!

赵光义没想到,这个接受辽国册封的李继捧居然还敢觍着脸来忽悠。他命令李继隆,李继迁可以先不管,把李继捧逮起来再说。

李继捧感觉到这回是混不过去了,十分着急,但他和李继迁不同,并没有武装对抗宋朝的勇气。眼看李继隆快到夏州了,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带着妻儿老小和部下全部都搬到城外,扎个营帐住了下来,美其名曰为了隆重迎接李继隆的到来。

见过待客热情的,到还没见过这么热情的。

为了迎接客人,直接搬到门外来住了,你当人是傻子吗?李继隆一眼看穿了李继捧的把戏:无非就是一看苗头不对,想马上卷帐篷跑路呗。

李继捧把自己变成野营爱好者后,心里稍微安定了点,可他不知道,除了李继隆,还有一个人也在打他的主意。

李继迁觉得李继捧已经没多大利用价值,决定踢开他继续单干,于是,他趁着夜色派兵偷袭了李继捧的营帐,企图兼并他的部队和财物。

李继捧没料到李继迁会来这么一手,被袭击时,正要躺下睡觉,也没什么防备,衣服都来不及穿,一个人骑马狼狈地溜进了夏州城。

进城以后,李继捧的悲惨经历还没结束,因为城里也有一个人在打他的主意。

李继捧正惊魂未定,手下将领赵光嗣来到了他身边,关切地询问了他的生活状况,然后把他捆成了一个粽子

原来,赵光嗣本是李继捧手下的一员战将,因为经常被派遣出使宋朝,结果被策反了,成了宋朝安插在李继捧身边的一根眼线

要说李继捧也是个可怜的人,一直被挤对,一直被利用,到头来,宋朝想逮捕他,兄弟出卖了他,属下背叛了他,这回被抓,倒彻底解脱了。

李继捧被抓回朝廷后,被封为宥罪候,又成了开封城里的闲散人员,过了几年,郁郁而终。

李继捧一走,西北又成了李继迁一个人的舞台,在李继隆的军事压迫下,李继迁放弃银州,再次过起了流浪生活。好在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联合部落、招兵买马、依附契丹、骚扰边境……这一切,对他而言,早已轻车熟路。

宋朝的西北边境依然狼烟四起,不得安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