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构台风灾害:抗风概念设计与避难场所要求

结构台风灾害:抗风概念设计与避难场所要求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灾害发生时,由于建筑工程的破坏,地面粗糙度往往会发生变化。对于防风避难场所考虑到灾害破坏情况对风场的影响,要求地面粗糙度提高一类考虑。③应对除风灾以外的其他灾害的避难建筑基本风压应按不低于100a重现期的风压采用,且不应小于0.35 kPa。

结构台风灾害:抗风概念设计与避难场所要求

防灾避难场所是指配置应急辅助设施、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及应急保障设备和物资,用于因灾害产生的避难人员生活保障及集中救援的避难场地及避难建筑,简称避难场所,如防风避难建筑。紧急避难场所是指用于避难人员就近紧急或临时避难的场所,也是避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如临时防风避难场所,见图10.5.2-1。

防风避难场所通常包括防风避难建筑和临时防风避难场所,其本身抗风设防标准应适当提高,相关要求和改进如下:

(1)防风避难建筑。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24]第3.2.3条要求防风避难场所的设定防御标准所对应的风灾影响不应低于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对应的风灾影响。防风避难场所设计应满足临灾时期和灾时避难使用的安全防护要求,龙卷风安全防护时间不应低于3h,台风安全防护时间不应低于24h。第3.2.4条要求位于防洪保护区的防洪避难场所的设定防御标准应高于当地防洪标准所确定的淹没水位,且避洪场地的应急避难区的地面标高应按该地区历史最大洪水水位确定,且安全超高不应低于0.5 m。第7.3.4条要求避难建筑的抗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防风避难建筑基本风压应按不低于10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且不应小于0.35kPa。灾害发生时,由于建筑工程的破坏,地面粗糙度往往会发生变化。对于防风避难场所考虑到灾害破坏情况对风场的影响,要求地面粗糙度提高一类考虑。②应按最大洞口为敞开时分析室内压力影响。防风避难建筑的所有洞口均应按一旦破坏不致损伤整体结构体系的安全设计,洞口围护构件应考虑室内正压力效应验算。③应对除风灾以外的其他灾害的避难建筑基本风压应按不低于100a重现期的风压采用,且不应小于0.35 kPa。其他灾害避难应对时考虑到已要求基本风压提高,不再对地面粗糙度做进一步强制要求。④根据本书第二章介绍,100a重现期的风压是50a重现期的风压的1.14倍。

(2)临时防风避难场所。政府应急部门应该对临时防风避难场所的地点、周边风环境、临时安置人数、设定防护标准进行调研,统筹该行政区域临时防风避难场所的安排。临时防风避难场所应尽量采用低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谨慎采用未经特殊设计的大跨度金属屋面建筑。(www.xing528.com)

(3)提高抗风设防标准。由于目前永久性的防风避难建筑数量较少,临时防风避难场所往往由会展类建筑、学校大跨度体育场馆暂时使用,这些建筑屋盖往往采用风荷载敏感的金属屋面,抗风性能不高。规划、发改、教育、住建等主管部门在规划、建设临时防风避难场所时应提高临时防风避难场所的设计标准。会展类金属屋面建筑、学校大跨度金属屋面体育场馆在建设时应按照不应低于100a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提高一类考虑对应的风灾影响进行设计,提高大跨度金属屋面建筑的抗风性能,降低风揭破坏风险,避免避难人员伤亡。大跨度金属屋面建筑应采用抗风夹等抗风构造措施,并按要求进行抗风揭试验。

(4)避开撞击荷载高风险地段。对于周边存在塔式起重机、大树、大型独立柱广告牌、烟囱、输电塔等高耸建(构)筑物,并且在高耸建(构)筑物的倒塌范围的区域称为撞击荷载高风险地段,处于撞击荷载高风险地段的建筑不能作为临时防风避难场所。

(5)风灾时沿海地区需避免到地下室避难。“天鸽”强台风期间,不少民众在高层建筑中观察到建筑晃动、悬灯摇摆等风振现象,于是按照惯性思路去到地下室避难。但台风灾害可能带来严重的风暴潮、洪涝影响,发生海水、洪水对地下室的倒灌,引起人员受困、溺水,发生伤亡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