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简史:凉州畜牧业的发展与特色

甘肃简史:凉州畜牧业的发展与特色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西部重要地区的凉州,即今甘肃等地,地域辽阔,气候温凉,水草丰美,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西汉时期,甘肃地区的畜牧业得到巨大发展,被赞为“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西汉凉州畜牧业的经营形式,主要有民间畜牧业和官苑牧业两大类。

甘肃简史:凉州畜牧业的发展与特色

西汉时期,因为战争对马匹的大量需求,使畜牧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部重要地区的凉州,即今甘肃等地,地域辽阔,气候温凉,水草丰美,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西汉时期,甘肃地区的畜牧业得到巨大发展,被赞为“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西汉凉州畜牧业的经营形式,主要有民间畜牧业和官苑牧业两大类。民间畜牧业首先是匈奴、羌、氐等少数民族的畜牧业,他们牧养的牲畜以马、牛、羊为主,还有骆驼、驴、骡等,衣食住行多仰给于牲畜及与之有关的产品。西汉甘肃地区汉族的畜牧业,既有规模比较大的私人牧主,也有一般的牧民,还有农户经营的畜牧业。为了适应对匈奴战争的需要,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西汉自始至终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民间养马业的发展。河陇等地私营畜牧业发达,大畜牧主动辄有千万匹马牛。西汉末,马援曾带领数百家宾客在北地和苑川经营畜牧。古代以农业立国,历代政府十分重视养牛,并禁止宰杀耕牛。

西汉时甘肃地区官营畜牧业发达。始设于汉景帝时的国家牧马场称牧师苑,后来全国六个郡设有牧师苑。今甘肃境内的西汉牧师苑有北地郡灵州县河奇苑、号非苑,归德县堵苑、白马苑,郁郅县牧师苑,天水勇士县牧师苑、流马苑,安定郡呼池苑,张掖郡骊靬苑、坚年苑等。西汉凉州等地的牧师苑生产了大量的牲畜,增加了社会财富,增强了军事实力,为西汉王朝的强盛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对当时农业与畜牧业比例关系的消长变化有重要影响,还有利于巩固中央政府对边郡的统治,对边郡的经济开发以及中原地区与边郡地区的经济联系有重要意义。(www.xing528.com)

汉代还注重大牲畜品质的改良,饲草有从西域引进的苜蓿,品种和饲养方式改良在中国的畜牧史上是一件大事,对繁育良种马,增强马、牛的体质和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汉甘肃地区兽医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驿亭中设有专门的马医,保证了畜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