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瑞典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经验研究

瑞典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经验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发展至今,私营部门建设和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数量远不及公立机构[3][6],但私营部门的介入给瑞典的养老服务市场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3]。

瑞典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经验研究

1.地方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

瑞典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鼓励社会资本介入,形成了政府、企业、基金会、福利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在这样一个合作模式当中,政府通过有效方式筹集养老服务资源,进行决策,制定养老服务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然后,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部分养老服务以招标的方式契约外包,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竞标,以价格和服务质量取胜的主体获得相应的养老服务合同[2]。这样的建设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能够较好地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

虽然发展至今,私营部门建设和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数量远不及公立机构[3][6],但私营部门的介入给瑞典的养老服务市场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3]

近年来,除了上述养老服务的供应主体之外,老人的家人、邻居、朋友等非正式养老服务提供者的重要性正被重新发现,成为养老服务供应主体当中的一支新兴力量。

2.建立专门的失智老人之家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失智老人建立专门照护设施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者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失智老人的居住和照护问题,并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他们意识到,无论是自家住宅、普通养老院还是精神病院都不是最适合失智老人的居住场所,有必要建立一个更为家庭化的养老设施对失智老人进行专门的照护。1984年,第一家失智老人之家(Group Home)在斯德哥尔摩市郊建成[7],随后在全国各地推广建设。(www.xing528.com)

与普通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不同,失智老人之家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营造居家生活的氛围,保持老人生活的自主性。典型的失智老人之家通常包括6~8间单人居室,每个居室都设有卧室空间、起居空间和独立的卫生间,居室围绕一个设有厨房起居室的公共活动空间进行布置(图9.8)。平时,老人们会聚集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像一家人过日子一样进行日常生活,一起聊家常、做游戏,完成做饭、洗碗、扫地等家务活动。

图9.8 瑞典失智老人老人之家(Group Home)的典型平面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8])

实践经验表明,建立专门的失智老人之家对失智老人进行照护,不但有助于保持老人的自主生活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延缓失智症状的进一步恶化。因此,这一模式在瑞典国内广为推行。日本、美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学习借鉴了失智老人之家的建筑模式,并发展运用到了各自的养老设施建设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