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元、明、清三朝的道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元、明、清三朝的道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明清三朝又有“道”的设置。元大德年间定下22道:中书省、辽阳、河南江北三省共8道,称“内八道”;江浙、江西、湖广三省共10道,称“江南十道”;陕西、四川、云南、甘肃四省4道,称“陕西四道”。后来的明清两朝就不这样了,一个道就相当于省区内部的一个区域。基于这两点考虑,在下面我就干脆将明清两朝的道一一列出来。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元、明、清三朝的道

明清三朝又有“道”的设置。道,也就相当于我们至今还常见到的某某地区,不是一级区划,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是省区内规划的标准。最初,元人考虑到一级政区行省的划分范围过大,有鞭长莫及之感,为了加强对距离省会较远地区的管辖,就设立了一种介于省和路府州县之间的道。这时的道和唐人所说的道是不同的,它分为两种:

一种是宣慰司道,中书省和行省的派出机构。元初的宣慰司道废置频繁,延以后到至正以前较稳定的有11道,分隶于中书省和5个行省。这11道又分为兼都元帅的和不兼都元帅的两种。前者(Ⅰ)共有5个,后者(Ⅱ)有6个。它们分别是:

Ⅰ 江浙省 浙东道,驻庆元路(今浙江宁波。约辖今浙江)

福建道,驻福州路(今市。约辖今福建)

江西省 广东道,驻广州路(今市。约辖今广东)

湖广省 广西两江道,驻静宁路(今广西桂林。两江指左江和右江)

海北海南道,驻雷州路(今广东海康。辖今广东湛江市和海南省)

Ⅱ 中书省 山东东西道,驻益都路(今县。分辖今山东境内大部)

河东山西道,驻大同路(今市。分辖今山西和内蒙古一部)

河南省 淮东道,驻扬州路(今市。分辖今江苏长江以北大部和安徽江北一部)

荆湖北道,驻中兴路(今湖北江陵。约辖今湖北)

四川省 四川南道,驻重庆路(今市。约辖今四川南部一带)

湖广省 湖南道,驻天临路(今湖南长沙。约辖今湖南)

一种是肃政廉访司道,主刑名和监察,并不和地方行政区划有关。这里说一下当时的术语。元大德年间(1297—1307)定下22道:中书省、辽阳、河南江北三省共8道,称“内八道”;江浙、江西、湖广三省共10道,称“江南十道”;陕西、四川、云南、甘肃四省4道,称“陕西四道”。

元代的道,特别是宣慰司道,到元末大都改为“分省”,有的进一步升为行省。比如江浙行省的浙东道和福建道,后来成为浙江省和福建省;江西行省的广东道(广东省)、湖广行省的广西两江道(广西省)、湖南道(湖南省)、中书省的山东东西道(山东省)、河南行省的荆湖北道(湖北省)也是如此。后来的明清两朝就不这样了,一个道就相当于省区内部的一个区域。从一个完整的政区概念着眼,站在中央的位置上,考虑的是如何在有效的国土内划分出一系列有序的大区——省,这是理所当然要做的;而站在大区(省)的位置上,也必须考虑如何将大区划小(其实要比省以下的政区大),以达到一省内的最佳运作效果。这样分别站在两个位置上来加以考虑就完整得多了。因为我们相去明清不远,这两朝的道反映了当时政府对区域划分的一种观念,反过来有助于我们今人对当代的每一个省区内部该如何合理地规划提供一个参考指标(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今天的浙江省很明显地有杭嘉湖和宁绍台两个分区,这在明清的分道里头就已经反映得很清楚了)。还有一点当然是出于明清史常识方面的考虑,我们今人读这个时候的小说就会遇到许多某某道的名词,不了解它们是不能读好这些极有意思的文学书的。基于这两点考虑,在下面我就干脆将明清两朝的道一一列出来。

到明代,道的设置很多,有分守道(Ⅰ)、分巡道(Ⅱ)之分,表列如下:

浙江 (Ⅰ)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

(Ⅱ)杭严、宁绍、嘉湖、金衢

江西 (Ⅰ)南瑞、湖东、湖西、饶南九江、赣南

(Ⅱ)饶南九江、南昌、湖东、湖西、岭北

山东 (Ⅰ)济南、东兖、海右

(Ⅱ)兖州济宁青州、济南、海右、海左、登莱、辽海

山西 (Ⅰ)冀宁、河东、冀北、冀南

(Ⅱ)冀宁、冀南、雁门

陕西 (Ⅰ)关内、关西西宁、关南、河西、陇右

(Ⅱ)关内、关西、西宁、河西、陇右

河南 (Ⅰ)大梁、河南、汝南、河北

(Ⅱ)大梁、河南、汝南、河北

湖广 (Ⅰ)武昌、上荆南、下荆南、荆西、上湖南、下湖南、上江防、下江防

(Ⅱ)武昌、上荆南、下荆南、荆西、上湖南、下湖南、湖北、沅靖

福建 (Ⅰ)兴泉、福宁、漳南、建南、汀漳

(Ⅱ)巡海、兴泉、福宁、武平、漳南、建宁、建南、汀漳

广东 (Ⅰ)岭东、岭西、罗定、岭北、岭南

(Ⅱ)岭东、岭西、海南、海北、岭南(www.xing528.com)

广西 (Ⅰ)桂平、苍梧、左江、右江

(Ⅱ)府江、桂林、苍梧、左江、右江

四川 (Ⅰ)川西、川北、上下川东、上川南、下川南

(Ⅱ)上东、下东、川西、川北、上川南、下川南

云南 (Ⅰ)临安腾冲、澜沧

(Ⅱ)安普、临沅、洱海、金沧

贵州 (Ⅰ)安平、贵宁、新镇、思仁

(Ⅱ)贵宁、思石、都清

清代的道就比明代略少,但几乎每一个道的职能都比明代的道复杂些。这里就举其道名而已:

直 隶 清河、天津、通永、大顺广、热河、口北

奉 天 洮昌、长海、锦新营口、兴凤

吉 林 西南路、西北路、东南路、东北

黑龙江 呼伦、瑗珲、兴东

山 东 济东泰武临、兖沂曹济、登莱青胶

山 西 冀宁、河东、雁平、归绥

河 南 开归陈许郑、河陕汝、河北、南汝光淅

陕 西 西乾、潼商、凤、陕安、延榆绥

甘 肃 兰州、平庆泾固化、巩秦阶、甘凉、安肃、宁夏、西宁

江 苏 江宁、苏州、松太、常镇通海、淮扬海、徐州

安 徽 安庐滁和、凤颍六泗(皖北)、徽宁池太广(皖南)

浙 江 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

福 建 福州、延建邵、汀漳龙、兴泉永

台 湾 台湾

江 西 南抚建、饶广九南、袁瑞临、吉南赣宁

湖 北 武昌、汉黄德、安襄郧荆、荆宜、施鹤

湖 南 长宝、岳常澧、衡永郴桂、辰沅永靖

广 东 广肇罗、南韶边、惠潮嘉、高雷阳、廉钦、琼崖

广 西 桂平梧郁、右江、左江、太平思顺

四 川 成绵龙茂、川东、川北、川南(永宁)、上川南(建昌)、康安、边北

云 南 云武、迤西、迤东、迤南、临安开广

贵 州 贵石平、贵东、贵西

新 疆 镇迪、伊塔、阿克苏喀什噶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