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朝是省制确立的时期,它的行省的格局,成为明、清两朝以后的省级政区的蓝本,略有损益,而立意雷同。元代的行省渊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蒙元帝国在征服金朝的过程中,沿用了金人的行尚书省制度。不过,元朝的行省,全称为行中书省,而此前则为行尚书省,这是最大的区别之一。这样到元朝末年,行省制度已经十分混乱了。明初因袭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所设置的行省又有所不同。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元朝是省制确立的时期,它的行省的格局,成为明、清两朝以后的省级政区的蓝本,略有损益,而立意雷同。

从字义上来解释,行省的“省”最恰当的含义是省察的意思,清人顾张思在《土风录》里头就正确地指出:作为最高一级政区的省,应该读如醒,省察之义,世俗相沿讹误为省俭的省。“省”字的应用是始于西汉昭帝时改“禁中”为“省中”(所谓“禁中”,也就是宫中,皇室居住之地,以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名)。从昭帝以后,均称掖廷所在为“省中”。到魏晋时,作为中央最高权力机关的尚书、中书等官署都设在“省中”,它们分别被称为尚书省中书省,“省”字就移作官署之名,并和后世的地方省制有着渊源的关系。魏晋以后,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又称台阁三省,简称台省、台或省。

那么,元人又为什么要在“省”字之前冠上“行”字呢?“行”,是指中央根据特殊需要在“省中”以外的地方设一个机构来代表中央行使职权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从中央“下放”到地方。

元代的行省渊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最初的行台原为中央(台、省)的派出机构,多因军事行动的需要而设,临时代表中央执行任务,事毕即罢。魏晋以后的各个朝代都设有和行台类似的地方性机构,但都没有成为定制。元代行省的最直接的蓝本是金代的“行尚书省”。

在金代初年的时候,一度置汴京行尚书省于开封,以治河南地,海陵王亮时废除。到金代末年,迫于蒙古、西夏南宋三方面的进攻,境内又到处发生动乱,为绥服计,就在全国设了很多行省,有大名、陕西、河北、河东、辽东、益都、山东、东平、上京、东京等行省,几乎遍及整个金朝疆域。蒙元帝国在征服金朝的过程中,沿用了金人的行尚书省制度。不过,元朝的行省,全称为行中书省,而此前则为行尚书省,这是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元太宗三年(1231),元人开始设立中书省,以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机构(以前则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但这时还只有行尚书省,而没有设立行中书省。从宪宗初(1251)开始,元人在金朝所设的许多个行尚书省的基础上设立了燕京、山东西路等处行尚书省。元世祖中统初(1260)将原来的尚书省并入中书省,这以后行省的全称就改为“行中书省”了。

最初元代的行省也是临时措置,没有一定的制度,只相当于大的军区而已,和以往的一样是不分民而治的。后来因为长时间的军事征服(蒙元南下征服过程长达七八十年之久),这些军事区(即行中书省)逐渐成为定制,其职能也由只管军事演变成为兼及民政,对地方上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所不领。到了元世祖至元以后,行省逐渐成为统州县、镇边鄙的、在路府州之上常设的一级政区。

元朝的行省在最初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常又置又废,辖区也很不稳定。直到英宗至治元年(1321)才有较完整的行省制度。全国除了宣政院所辖的吐蕃地区和亲王领地(主要是西域地区)外,分成11个大行政区,即中书省和10行中书省:

中书省 即中央机构中书省直辖的地区,一称都省、腹里,又称“内地”,与外地行省相区别。治大都路(今北京),辖今京、津二市和冀、鲁、晋三省,河南省黄河以北部分及内蒙东、南二部,皖、苏、吉的小部;

辽阳行省 治辽阳路(今辽宁辽阳),辖今辽、吉、黑三省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含朝鲜半岛东北境及俄罗斯勒拿河以东的部分地区(包括库页岛);

陕西行省 治奉元路(今陕西西安),辖今陕西全省,内蒙古河套以南部分,甘肃黄河以东及宁夏南部;

甘肃行省 治甘州路(今甘肃张掖),辖今甘肃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宁夏大部,内蒙西南和青海黄河以北日月山以东地区;

河南江北行省 也称作河南行省,治汴梁路(今河南开封),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及鄂、苏、皖三省的长江以北地区;

江浙行省 治杭州路(今浙江杭州),辖今上海市,苏、皖二省的长江以南地区,浙、闽二省及赣东北隅,兼有台湾省的澎湖一带;

江西行省 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辖今江西大部分及粤、湘一部;

湖广行省 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今湘、桂二省,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以南的大部分,贵州大部及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省、四川小部;

四川行省 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辖今四川甘孜、阿坝、雅安以东的大部,鄂西南、贵东北,陕、滇、湘一小部;

云南行省 治中庆路(今云南昆明),辖今云南全省,川南、黔西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北部地区;

岭北行省 治和宁路(今蒙古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哈喇和林),辖今蒙古共和国全境,内蒙东北小部,新疆东北一隅,黑龙江的一部分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除了这中书省和10行省之外,又在当时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国境内设征东行省,治开城(今朝鲜开城),辖境相当今朝鲜半岛中部和南部。这个征东行省实际上是元朝在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属国的代名词。始置于至元中,寻废。大德三年(1299)复置,以后废置不常。

到元代末年,各地动荡,为了较好地绥抚地方,又分出许多行省和分省。比如,在中书省境内,于济宁(今山东巨野)、彰德(今河南安阳)、冀宁(今山西太原)、保定(今河北保定)、真定(今河北正定)、大同(今山西大同)等地置中书分省,又分置出山东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分出淮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分出福建行省,福建行省又分出建宁、汀州、泉州分省等。这样到元朝末年,行省制度已经十分混乱了。

明初因袭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所设置的行省又有所不同。太祖起兵于江、淮之间,渡江攻占了元朝集庆路(今江苏南京)之后,改为应天府,并设了一个江南行中书省。等到占有大半国土之后,罢去江南行省,又省并元朝的众多行省,析元中书省为北平行省,因袭元末析置的山东行省,合中书省的冀宁、大同诸分省为山西行省;又析元江西行省为江西、广东二行省;从江浙行省中再分出浙江行省,从湖广行省中分出广西行省,总为12行省,即:北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洪武元年(1368)以后,定都应天府,加号南京,为国都。这样明朝的最初几年,全国一共分为1京12行省。

以太祖的英明远虑,不久就觉查出行省制的弊端。元代行省统辖军事民政,地方政府权力太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这和太祖的意愿相左。因此,在洪武九年(1376),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或“司”),主管一省内的民政,分领天下府州县和羁縻诸司,上与中央六部直接联系。到十三年,进一步废丞相,罢中书省,机要大权都归于六部,从这时候开始,历史上作为中央机构的“省”就不再存在了。元代一级政区行省一名也相应地被改称为某某布政使司,或简称为某某司,并不称省。不过,在整个明代的奏牍文章和世人俗语当中,仍然将地方一级政区称为“省”。其中的原因无非有三点:一是明去元不远,元人遗俗有其沿续因袭的土壤;二是明人称一级政区为“某某布政使司”,在口语、文字上都不经济,不如“省”字简截;三是明人又称一级政区为“某某司”,犯了地名专名不严谨的弊病。明人不仅仅是称布政使司为某司而已,当时称某司者又不知凡几,除非有特别的官场常识的人,一般人是很容易混淆视听的。因此,“省”这称号才毫无疑义地被保留下来。明清人也习称地方一级政区为“道”的,比如称河南道、京畿道,这是沿用唐人的称谓,实际上这个“道”字在当时也不是合理的、谨严的专名。

在明初1京12布政司的基础上,洪武十三年(1382),平定云南,大理内属,就在那里设置了云南布政使司。成祖永乐五年(1407),南平交趾(今越南一带),也设置了布政使司。十一年(1413),又设贵州布政使司。成祖永乐初年,以北京为行在所,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更名京师(洪熙初,仍改称行在。到英宗正统六年以后,罢行在一称,正式定都北京);永乐初,一度改南京为应天府,这年又恢复南京之号,作为陪都。于是罢北平布政使司,以京师、南京所辖府州县置南、北两直隶,为中央直辖的政区,直接归由六部管辖。宣德三年(1428),交趾叛乱,中央无力控制,就废去交趾布政使司。此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一直保留到明末,俗称为“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

明朝十五省的治所和辖区如下:

京师 又称北直隶、北直,治顺天府(今北京),今河北、京津二市,内蒙东南及豫北

南京 又称南直隶、南直,治应天府(今南京),今苏、皖、沪三省市

以上为两个京畿省。十三个普通省为:

山东 治济南府(今市),今鲁、辽二省

山西 治太原府(今市),比今省略大,兼有内蒙南部

河南 治开封府(今市),比今省略小

陕西 治西安府(今市),今陕、甘二省,兼宁夏东南及青海西宁一带地

四川 治成都府(今市),比今省略大,兼包贵州北部

江西 治南昌府(今市),今同

浙江 治杭州府(今市),今同

福建 治福州府(今市),今同

湖广 治武昌府(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今湘、鄂二省

广东 治广州府(今市),今广东、海南二省及广西钦州地区(www.xing528.com)

广西 治桂林府(今市),今略同

云南 治云南府(今市),比今省略小

贵州 治贵阳府(今市),今省大部

清初顺治年间,仍然沿袭明代的布政使司制度,仅仅改南直隶为江南布政使司,北直隶为直隶;这是因为清朝以北京为京师,南京既然不再作为陪都,南直隶一名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康熙初年,正式改布政使司的称号为“省”,又因为当时十五省的区划太小,影响政令的推行,就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分陕西省为陕西、甘肃二省,分湖广省为湖南、湖北二省。这样,长城以南的明朝故土被分为十八省,当时习称为“内地十八省”。

这以后十八省的建制稳定了200多年,直到光绪年间才有变化。光绪十年(1884),将天山南北地区改建为新疆省(尽管这以前天山南北路长期都是中国的疆域,但对清代中原王朝来说,却是新开辟的疆土,所以才称为“新疆”)。光绪十一年,将福建省的台湾府改建为台湾省(治台北府,今市);八年以后也就是1895年,因甲午战败,根据中日马关条约》,当时的清政府将台湾省割让给日本。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日俄战争后东北情况日渐复杂,就将东北地区原来的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辖区改建为省,俗称为“东三省”。这样,在晚清除了首都所在的顺天府(不隶属于任何省,为一个特别行政区)以外,合康熙时原有的十八省,全国共有二十二省(不包括台湾省)。

二十二省的名称和省会如下:

省名   治所   今地

直隶   保定府   河北保定

山西   太原府   山西太原

江西   南昌府   江西南昌

江苏*江宁府   江苏南京苏州府   江苏苏州

福建   福州府   福建福州

湖南   长沙府   湖南长沙

甘肃   兰州府   甘肃兰州

广东   广州府   广东广州

云南   云南府   云南昆明

新疆   迪化府   乌鲁木齐

吉林   吉林府   吉林吉林

山东   济南府   山东济南

河南   开封府   河南开封

安徽   安庆府   安徽安庆

浙江   杭州府   浙江杭州

湖北   武昌府   湖北武汉市武昌

陕西   西安府   陕西西安

四川   成都府   四川成都

广西   桂林府   广西桂林

贵州   贵阳府   贵州贵阳

奉天   奉天府   辽宁沈阳

黑龙江  龙江府   齐齐哈尔

(*江苏省分治江宁、苏州二府,这是最为特别之处)

清末22省当中的九成以上奠定了我们今天23省的基础。下面还要说的就是从元到清省一级政区划分当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许对我们了解今天的政区形势有一些帮助。

元代是被后人非议最多的,我们知道唐宋的道和路都是按照当时的基本交通线来划分的,比较合理,到了元代就不同了,它根本就无视于历来最重要的几条山川边界(比如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比如,陕西行省就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又越过南岭而有广西;江西行省也越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行省则合淮河南北为一体;中书省跨太行山东西两侧,而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就从江南平原一直延伸到福建山地。只有四川行省稍好,但也把本该归入该行省的秦岭划到陕西去了,从而失去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这种情形,正如清人储大文所说的: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到明代的时候有所改革,将元代的南方三省统统一分为二(分江浙为浙江、福建,分江西为江西、广东,分湖广为湖广、广西),又将元中书省分为北直、山东、山西三省,将元河南江北行省之地分属于南直、河南、湖广三省,这些都值得肯定。不过,明人对南直的划分就不很明智了。明代南京因为地位特殊,所以明人就有意以南京为中心划出一个大的政区来,将淮北、淮南和江南三部分截然不同的区域划在一个政区里头来,组成南直隶,这在以前是极其罕见的,用一个极端的说法,就象将胡、越强行组合在一块那样,毫无道理可说。

还有一点,就是明代在今天两广地区的政区划分,也极不合理。有心人只要注意一下每天中央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就会发现在广西梧州地区往南、到广东高州再东南迤海至海南岛之东,这条线的东部和西部的气候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两部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气候带。从宋代开始就大致沿着这条线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元代的江西、湖广两省在两广地区也是以这条线作为分界,尽管这两省在其它地区的划分是不合理的,但在这一点上是对的。到明代就越过这条线,广东省反而辖有今天广西的钦州地区,这样一来不仅破坏了原来的疆理,更重要的是使得广西省变成没有出海口了!这可能是由于明代统治者觉得广西是蛮夷之地不足为道,其实正是因为这样的划分才限制了广西地区向沿海的发展。这种状态一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得以克服。出海口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很重要,现在北海开发了,四川人在北海的投资很大,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四川也想把北海作为它的出海口,这种思维方式是相当正确的。

清代基本上因承明代的格局,陕西分置甘肃省,以延安、西安、凤翔、汉中4府的西界为省界;湖广分置湖北、湖南二省,以原来的岳州北界为省界,这是继承了宋以来的划界传统,无可非议。至于将江南省分成江苏、安徽二省,就让这两省都包有淮北、淮南和江南三部分地区,目的是为了让富庶的江南和稍次的淮南,以及经济上相对落后的淮北能够肥瘠搭配,在地理角度上虽然说不通,但是从一大片区域如何协调发展方面来加以考虑,这样做是对头的,无可非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