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离开母校,水利水校给予

离开母校,水利水校给予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建平走进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的大门虽不是为了“济世穷”,但想的是取得破解浙江水利之壁的钥匙。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水利水电行业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已经走过50年的光辉历程。水校以“博学、求实”为校训,一切以学生为本,立足浙江、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1996年,刘建平以练就一身“水利真本事”结束在水校的学习生涯。

离开母校,水利水校给予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诗是周总理少年渡海留学出发前写的,面壁十年图破壁正是写下了少年人的理想。刘建平走进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的大门虽不是为了“济世穷”,但想的是取得破解浙江水利之壁的钥匙。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水利水电行业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已经走过50年的光辉历程。从50年代的水力发电学校,到80年代创建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期间虽历尽沧桑,但各项事业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显示出勃勃生机,在水利教育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水校以“博学、求实”为校训,一切以学生为本,立足浙江、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创业艰辛五十载,精诚为国育英贤,春风化雨芝田润,喜见芳菲桃李妍。”首任校长王士英同志贺50周年校庆的七律诗可谓一语中的,现今学校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水利、电气机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遍布全省水利战线及其他行业,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刚到杭州,走进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大门的刘建平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和新奇。新的环境、新的同学、还有那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大家庭中,一切对刘建平都是那么有吸引力

在水校的学习,让刘建平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通过不断地学习,渐渐地,刘建平看到了我国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开发前景,认识了文成水利广阔的开发价值;渐渐地,他也明白了从古至今水利人征服大自然、造福人类之事业的意义所在;他也明白了只有广博的水利知识才能做到征服自然、造福人类。历史上先有大禹总结乃父的经验而后有大禹治水的成功、先有李冰及其水利知识而后有都江堰造就天府之国。知识的力量产生了一个个美丽的现实故事,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水利工作人员。刘建平用心去读懂它,用行动去表明他的志向。造福人类的事业和水利人的丰功伟绩使得刘建平动力百倍地去探求水利的知识,水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他有如脱缰的野马自由自在地驰骋在知识的草原上,学校里的较高理论造诣、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使得他有了更多讨论畅谈的良师益友。(www.xing528.com)

“聚沙可成塔,集腋以成裘”,通过4年的努力学习,此时的刘建平已经脱去刚进学校时的迷惑和稚气。善于思考的他,4年来始终成绩优异,具备了扎实的水利专业知识。再加上平时积极参加有益于心身的活动,在思想上、为人处世上都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和成熟,他深深地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喜爱。一说到他,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来交口称赞。刘建平更是自嘲“四载寒窗终奋笔,云帆直挂济水利”。1996年,刘建平以练就一身“水利真本事”结束在水校的学习生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