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伏羲:阆中文化中的重要人物

伏羲:阆中文化中的重要人物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上述三皇的记载,伏羲几乎居所有三皇排位之首。由此可见伏羲在上古时代的重要地位。伏羲的一些名称,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和来历。史载伏羲时任管理春天的东方之神,所以又把他称为“太昊”“太皞”“太皞帝”“羲皇”等。

伏羲:阆中文化中的重要人物

史书、传说中人们有把伏羲叫作“宓牺”的,也有叫作“伏戏”“包牺”“庖牺”“伏牺”“炮牺”“虑戏”“太昊”“太皞”“羲皇”等的,这些称谓一方面体现了古史上记载伏羲一名的不同写法,另一方面也说明上古时的称谓不是姓名或官名,大多以其功绩相称,伏羲的创造发明多,有多方面的功绩,所以有多个称谓。

伏羲是上古“三皇”之一。除神话传说中的“天皇、地皇、人皇”外,其余的三皇之说中均有伏羲。如《尚书大传》(清陈寿祺辑)中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汉班固等编撰《白虎通》以“伏羲、神农、燧人”或“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春秋纬运斗枢》以“伏羲、神农、女娲”为三皇;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等等。纵观上述三皇的记载,伏羲几乎居所有三皇排位之首。由此可见伏羲在上古时代的重要地位。

伏羲的一些名称,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和来历。如“太昊伏羲氏”,按照字面意思来说,“太昊”是先民对伏羲神化的尊称,即“天帝”的意思。传说伏羲第一个提出“豢养牺牲”,即养六畜,以供宰杀食用或者祭祀用;伏羲本名是因为他最先“伏牛乘马”,故叫“伏羲氏”,因为“羲”同“牺”字;伏羲宰杀牲畜,用火烧成熟食,并采用野葱、树椒和盐为佐料调味,是我国最早的厨师,故又称“庖牺氏”“包牺”“炮牺”,因“包”“庖”“炮”古时通用。(www.xing528.com)

史载伏羲时任管理春天的东方之神,所以又把他称为“太昊”“太皞”“太皞帝”“羲皇”等。古人认为东方属木,故又称他为“木德王”,这也与他生前注重林木植被的保护有关。古时候“宓”“虑”都音“伏”,“羲”同“戏”,所以“伏羲”又有“宓羲”“宓牺”“虑戏”等称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