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胥之国:阆中文化的探秘

华胥之国:阆中文化的探秘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古代,人们把最美好、最理想的国度誉为“华胥之国”,那里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列子·黄帝》称:“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那么,这个“华胥之国”究竟在哪里呢?阆苑仙境王玉贵/摄《路史》:“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由此可见,古代的“华胥之国”指的就是阆中。

华胥之国:阆中文化的探秘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最美好、最理想的国度誉为“华胥之国”,那里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列子·黄帝》称:“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那么,这个“华胥之国”究竟在哪里呢?

阆苑仙境 王玉贵/摄

《路史》:“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并注:“乃阆中渝水之地。”顾颉刚教授:女娲既是太昊伏羲氏之妹,也有生于阆中的可能。他们兄妹生于川北,游于川西,据《海内经》而太昊的子孙又建国于川东。然而巴国是太昊的曾孙建立起来的。常璩说:“巴子……后治阆中。”由此可见,古代的“华胥之国”指的就是阆中。(www.xing528.com)

在古代,阆中一带多为浅丘,由于嘉陵江贯穿全境,加之流域有许多天然湿地,可以调节区域性气候,使得当地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史料记载,川北嘉陵江流域盛产水稻玉米、大小麦、豆类等物产也十分丰富。《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了一首古代巴族的民歌,就是这方面的佐证:“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这首歌,大意是在山谷平地和丘陵山坡上可以种许多水稻和小麦、高粱等粮食,不仅可以供养父母,还可以酿酒来孝敬父母。可见,在古代社会,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物产丰富,人民生活物资相当充裕。

春秋战国时,阆中虽然是巴国的都城,但仍处于政治比较开明、民主程度比较高的“原始共产主义”氏族制度时期,加上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所以被人们认为是近似于“世外桃源”的理想之地,让人向往的“华胥之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