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阆中文化:锦屏书院的辉煌与传承

阆中文化:锦屏书院的辉煌与传承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清时保宁府内的锦屏书院全图庄学和把书院迁到这里后,重新整治东园,挖池塘,建楼阁,植花木,使东园再次拥有“画栋连云,虹桥跨月”的盛况,并修建讲堂斋舍,东园这个城市公园从此成为书院。锦屏书院迁建在这里,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为完善,规模更显宏大,文化氛围愈益浓厚,被誉为全川书院之冠。锦屏书院虽几经变迁,但历史文化还是世代相传。

阆中文化:锦屏书院的辉煌与传承

阆中锦屏书院,为明嘉靖四年(1525年)保宁知府张思聪所创建,四川巡按御史李东题曰“尊道阁”。当时规模虽然不大,仅一楼一底,但锦屏山风光秀丽,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佥事杨瞻又进行拓修。万历末年,知府周道直将书院迁进城内,建在府文庙西侧射圃旧址处。天启六年(1626年),御史彭际遇对书院进行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学使周灿又进行培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府庄学和经过周密研究,精心规划,将锦屏书院迁建于城东古治平园。治平园因在古城东郊,又称东园,为宋治平初年太守朱寿昌建,园内有亭台楼阁诸多建筑,是居民休闲的城市公园,文人学士聚会的场所,后来因缺少培修,一度成为废园。

晚清时保宁府内的锦屏书院全图

庄学和把书院迁到这里后,重新整治东园,挖池塘,建楼阁,植花木,使东园再次拥有“画栋连云,虹桥跨月”的盛况,并修建讲堂斋舍,东园这个城市公园从此成为书院。庄学和亲自为书院大门撰写了一副对联:“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还在莲花池尽头的水口上架长屋5间,形如一艘画舫正顺流驶向深处,屋前悬挂一额:“为有源头活水来。”从这些安排构置中,可以窥见庄太守振兴教育、激励学子的良苦用心。锦屏书院迁建在这里,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为完善,规模更显宏大,文化氛围愈益浓厚,被誉为全川书院之冠。

当时,阆中是川北道、保宁府的治所,锦屏书院就是所属州县的最高学府,讲学的都是有名望的饱学之士,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现在人们还可看到锦屏书院保存下来的一摞学子文卷,卷纸是旧时那种竖行红格宣纸,是一位学子在书院攻读时每月月考的作文卷。那时月考又叫“月课”,每月由书院主讲甚至地方长官亲自命题作文,成绩优秀者还有奖金,学子可作膏火费。该文卷的第一页有姓名“马乐知”,有评定的名次,还盖有“锦屏书院”的大红方印。作文题目多系《论语》中的一句话,文章用毛笔正楷书写,一丝不苟,有如刻板。每篇文章,老师除逐字逐句圈点删改外,还有眉批和总批。

锦屏书院 赵阆平/摄(www.xing528.com)

嘉庆六年(1801年),县令李天培迷信风水,竟将书院迁到一个“室浅墙卑近街市”的地方,把园林也拆毁了,使“胜地高斋,鞫为茂草,书声弦韵,变为禽鸣”。对此有人叹道:“科名济济忆当年,地脉何曾有变迁?培植无人勤学少,遂教后进愧前贤!”兴学废学,实在是验证执政者贤愚的一块试金石。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川北道黎学锦重新将书院迁回东园,并开池引水,重置楼台亭榭、泉石竹木,虽华丽宏大却不如从前,但阆中学子又有了一个较好的求学场所。辛亥革命后,书院改为联立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四中迁到这里;现为东风中学。

翻阅历史资料,我们可发现,历代文人墨客对锦屏山书院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诗作,其中尤以北宋大画家、诗人文同寓居阆中时所写的《东园十咏》最负盛名。在诗歌中,他对锦屏书院的锦屏阁、清风台、四照亭等十处景观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在《郎中庵》一诗中,文同更是发出“公来时隐几,身世在羲皇”的感慨。

锦屏书院虽几经变迁,但历史文化还是世代相传。在科举时代,书院的宗旨是“出则佐天子,以利济斯民;处则敦品节,以仪型乡党”,排开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培育后生和传承文化的指导思想,无疑是符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