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紫阳书院:培养人才,传承中国书院文化

紫阳书院:培养人才,传承中国书院文化

时间:2023-12-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以“紫阳”名书院者众多,遍布各省各地,而每一次几乎都与纪念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有关,今天我们就带您去参观一下浙江杭州的紫阳书院。紫阳书院坐落于杭州紫阳山的东南麓,南宋太庙遗址的东边。紫阳书院初定名为紫阳别墅,又称紫阳祠或朱子祠。未几,紫阳别墅正名为紫阳书院,为生童肄业之所。紫阳书院学府胜景,风光明秀,人杰地灵,其隽永的文化品味和不朽的人文精神,令人倾倒。

紫阳书院:培养人才,传承中国书院文化

全国以“紫阳”名书院者众多,遍布各省各地,而每一次几乎都与纪念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朱熹有关,今天我们就带您去参观一下浙江杭州的紫阳书院。

【紫阳小学党支部书记—王旭华】中国的书院是从唐代开始的,延续到明代、清代,紫阳书院建于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1703年。当时,我们地处紫阳山麓,又恰好和朱熹的别号“紫阳”同名,所以最初就定为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坐落于杭州紫阳山的东南麓,南宋太庙遗址的东边。紫阳书院旧址原为凤山门内馨如坊,清代周雯之故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两浙都载运盐使高熊臻捐钱购地,增筑书院。盐商汪鸣瑞与同业者集资共建而成。

紫阳书院初定名为紫阳别墅,又称紫阳祠或朱子祠。紫阳别墅的开办费以及其后一段时期的经常岁费,都出自当时在杭取得商籍的安徽盐商们的集资捐款。因为盐商们取得了商籍,其子弟可以进杭城书院读书和参加各项考试,获取功名,入仕做官。所以,都肯破私囊来疏财于书院。未几,紫阳别墅正名为紫阳书院,为生童肄业之所。

据有关资料记载,紫阳书院初建时,书院中为乐育堂,奉考享朱子位。后有五云深处簪花阁、近水楼诸胜处,凡十有二景,皆极岩泉之美。

乾隆年间,紫阳书院费用增加,单靠商揭已不够开支,便在两浙盐务项下拨下官款,以资应用。嘉庆八年(1803年),因生徒日增达328人,席不敷坐。于是,两淮盐政延丰,复于看潮台故址,建高楼五楹。浙江巡抚阮元作《紫阳书院观澜楼记》曰:“生徒登斯楼者,莫不至与大道,成章乃达”。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任杭嘉湖道,对杭州敷文、崇文、紫阳等书院,贯彻随课升降发津贴的制度,使士风为之一变。

咸丰五年(1855年),监院陈其泰,谋修院宇。杭州知府王有龄捐廉任之,并建昭宗祠于书院后山巅,落成之时,王有龄为紫阳书院题写楹联:“圣代重儒风,教秉新安,趋步定知歧辙少;名臣留讲舍,政传渤海,补苴当念善成堆。”(www.xing528.com)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在两军激烈的攻防战中,紫阳书院毁于兵火。

此后,书院累有重建修复,尤其是同治七年(1868年),督政使蒋益澧,请于盐耗项下,提款拓造楼厅斋房共三十八间。至此,紫阳书院设施日臻完善,成为当时与敷文书院、崇文书院和诂经精舍齐名的杭城四大书院之一。徐恕在《重修紫阳书院记》中无不自豪地说:“武林(杭州)三书院,皆踞湖山之胜,代钟伟人杰士。紫阳独在城南山之麓,为地较近,士之秀而能文肄业其中者亦较盛。”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解体,一步步变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映在教育领域是各类新式学堂渐渐兴起,逐步代替了儒学和书院,延续了千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最终被废除。

【紫阳小学党支部书记王旭华】光绪二十七年的时候,也就是1901年。当时清政府下令把各州、县的书院,都改为中小学堂。我们紫阳书院是1902年5月28日,紫阳书院改为仁和县学堂。所以,从当时的紫阳别墅到学堂,共经历了199年。

紫阳书院学府胜景,风光明秀,人杰地灵,其隽永的文化品味和不朽的人文精神,令人倾倒。漫步书院,那飘逸书香的石碑、匾额、楹联,使人陶醉。

如今,当我们走进紫阳书院旧址庭院,见那历经沧桑,饱受风霜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石一池,一物一景,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的陶冶之力,使人不由感叹此处确是士子讲肄会文的理想地,读书养性的绝佳处。

光阴荏苒,2003年是紫阳书院创建三百周年。一所古代书院,能够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弦歌未辏,校址不变,遗址延续演绎成今天的紫阳小学,这在杭城教育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