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阆中文化:落成《太初历》

阆中文化:落成《太初历》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制者。落下闳一到长安,即与邓平、唐都等合制新历。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比西方最早同类的历书还要早800年之久。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最完整成系统的优良历法,其采用的岁首和科学的置闰法,我国的阴历一直沿用至今。

阆中文化:落成《太初历》

落下闳 王玉贵/摄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制者。据《世界天文年表》评述:“公元前104年,中国的落下闳改进赤道式仪器,定下赤道浑仪的基本结构。”

汉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年—前104年),当时的历法因为误差太大,已经无法指导农时,朝廷为了改革历法,向全国征聘天文学家,经同乡谯隆推荐,落下闳由家乡阆中去到了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落下闳一到长安,即与邓平、唐都等合制新历。便忙着“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在实测天文数据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改历方案。《太初历》提出后,受到“盖天说”派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官方天文学家的反对,当时,改历形成了18家不同的历法。汉武帝为断孰优孰劣,下诏钧校诸历用状,结果证实落下闳和唐都、邓平的历法“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大大优于其他17家,遂被采用,于元封七年(前104年)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称新历为《太初历》。

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比西方最早同类的历书还要早800年之久。落下闳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2000年。在数学方面,他发明“连分数(辗转相除)求渐进分数”的方法,定名“通其率”,现代学者称之为“落下闳算法”。“落下闳算法”比采用类似方法的印度数学家爱雅哈塔早600年,比提出连分数理论的意大利数学家朋柏里早1600年,它影响中国天文数学2000年。

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最完整成系统的优良历法,其采用的岁首和科学的置闰法,我国的阴历一直沿用至今。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www.xing528.com)

天文春节文化研讨 张晓乐/摄

落下闳在天文学、数学、农学上的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被全世界学术界公认,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2004年9月16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落下闳,这个越过历史云烟,至今行走在当今世界科学舞台的老人,用他过人的智慧、对人类的杰出贡献,让人深深地记住了他。

总结落下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