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文善武的金玉麟-阆中文化

能文善武的金玉麟-阆中文化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玉麟,字石船,阆中人。据《义县志》和《诗钞》等资料,金玉麟原籍辽宁义县,祖上为镶黄旗汉军。在享誉全川的锦屏书院和阆苑黎氏名门中熏陶成长起来的金玉麟,24岁中举,30岁高中进士。《宁羌州志》说金玉麟“循声卓著”。到任不久的金玉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守城的重任。可以说,金玉麟是创作最丰的阆中籍诗家。

能文善武的金玉麟-阆中文化

金玉麟,字石船,阆中人。道光戊戌科进士,官至宁羌(今陕西宁强)知州。著有《二瓦砚斋诗钞》。

据《义县志》和《诗钞》等资料,金玉麟原籍辽宁义县,祖上为镶黄旗汉军。其父为镇守维州(今四川松潘一带)的老将,在戍边战役中阵亡。随父入蜀的金玉麟自此孤苦飘零,道光四年(1824年),16岁的金玉麟流落到阆中。饥寒之中,他被锦屏书院山长黎献发现,收留于家中,待如亲子,供其在书院上学,在家中与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子侄们一起读书学习。金玉麟于患难中得救,更成为书香名门之一员,他刻苦攻读,最终成为黎献的得意门生。成年后,他被黎献招赘为女婿。在享誉全川的锦屏书院和阆苑黎氏名门中熏陶成长起来的金玉麟,24岁中举,30岁高中进士。

金玉麟中进士后授京官,任兵部主事,留上谕处行走(相当于皇宫秘书)。后调派到陕西任考官,后又被授任陕西定边、澄城知县。同治二年(1863年),升任宁羌州(今陕西宁强)知州。

《宁羌州志》说金玉麟“循声卓著”。有循声,就是有“奉公守法多善政”的声誉。有循声还“卓著”,说明其循良善政很突出。与他同时代的诗人、画家孙兆溎曾写诗称赞金玉麟为官的情况:“人间强项令,天上散花仙……巨细秋毫察,精明风骨坚。甘棠载处处,古樾荫芊芊。律己循封鲜,驱民尽买犍。爱才常吐握,校士费寻研。大吏钦才干,需君治巧儇。量移来赤水,爱戴颂青天……”品读诗歌,一位风骨凛然、才华横溢、勤政爱民、百姓拥戴的清官、好官,瞬时跃然眼前。(www.xing528.com)

就是这位好官却不幸遭逢战乱年月。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启王梁成富率部打到陕南。到任不久的金玉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守城的重任。他誓与州城共存亡。后城破身殒。金玉麟死后,朝廷根据陕西巡抚刘原的请求,特谕:以身殉职的宁羌知州金玉麟等三位官员“著准其于汉中府城建立‘三烈总祠’,以彰忠义”。

金玉麟在《诗钞》卷前写道:“是集起十五岁辛巳(1821年),至四十四岁庚戌(1850年),凡三十年,共得诗一千七百三十五首,删存一千一百四十一首,为十卷。……”可以说,金玉麟是创作最丰的阆中籍诗家。

在阆中,金玉麟诗不仅被乡人传诵,还以其中名句集为对联,悬挂于名胜古迹和街区。华光楼的“火树千家,春城天不夜;梅花一笛,人语市如潮”一联,中天楼的“十丈栏杆三折上,万家灯火四围中”一联,上百次被报刊网站记者引用。黎家故居附近的状元街上,有在其手稿中集成的“闾阎凤翥”匾额和“白屋摊书,文章追老辈;丹墀载笔,科第显家声”对联,为古城科举文化街区大增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