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943年(天福八年)的史料:历史时期火山喷发与中国气候

943年(天福八年)的史料:历史时期火山喷发与中国气候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2.夏季是月,河南、河北、关西诸州旱蝗,分命使臣捕之。[33]癸巳,命宰臣等分诣寺观祷雨。[36]夏四月庚午,董殷使于契丹。[37]五月,泰宁军节度使安审信捕蝗于中都。[38]六月庚戌,祭蝗于皋门。[43]州郡二十七蝗,饿死者数十万。[44]是岁,秋霖经月不歇。[49]是冬大饥,河南诸州饿死者二万六千余口。由此推断,天福八年秋季的灾害主要是蝗灾、水灾以及饥荒。综上所述,从现有资料来看,天福八年春季,旱灾与蝗灾都继续存在,并引发了严重的饥荒。

943年(天福八年)的史料:历史时期火山喷发与中国气候

1.春季

天福八年春正月(943年2月8日~3月8日)河南府上言:逃户凡五千三百八十七,饿死者兼之。诏:诸道以廪粟赈饥民,民有积粟者,均分借便,以济贫民。时州郡蝗旱,百姓流亡,饿死者千万计。[31]

(天福八年三月,943年4月8日~5月6日)蝗。[32]

2.夏季

(天福八年四月,943年5月7日~6月5日)是月,河南、河北、关西诸州旱蝗,分命使臣捕之。[33]

(天福八年五月)癸巳(943年6月21日),命宰臣等分诣寺观祷雨。己亥(943年6月27日),飞蝗自北翳天而南。……是时所在旱蝗,故有是诏。乙巳(943年7月3日),幸相国寺祈雨。[34]

(天福八年)六月庚戌(943年7月8日),以螟蝗为害,诏侍马步军都指挥使李守贞往皋门祭告,仍遣诸司使梁进超等七人分往开封府界捕之。案:欧阳史作癸亥,供奉官七人帅奉国军捕蝗于京畿,与薛史异。(《旧五代史考异》)(乙卯,943年7月13日)宿州奏,飞蝗抱草干死。丙辰(943年7月14日),贝州奏,逃户凡三千七百。遣供奉官卫延韬诣嵩山投龙祈雨。……(戊午,943年7月16日)开封府界飞蝗自死。庚申(943年7月18日),开封府奏,飞蝗大下,遍满山野,草苗木叶食之皆尽,人多饿死。礼部侍郎吴承范卒。丙寅(943年7月24日),以将册皇太后,遣尚书左丞王易简奏告天地。陕州奏,蝗飞入界,伤食五稼及竹木之叶,逃户凡八千一百。……辛未(943年7月29日),遣内外臣僚二十八人分往诸道州府率借粟麦。时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碓硙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由是人不聊生,物情胥怨。是月(943年7月5日~8月3日),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35]

晋天福七年四月,山东、河南、关西郡蝗害稼,至八年四月,天下诸州飞蝗害田,食草木叶皆尽。诏州县长吏捕蝗,华州节度使杨彦询、雍州节度使赵莹命百姓捕蝗一斗,以禄粟一斗偿之。时蝗旱相继,人民流移,饥者盈路,关西饿殍尤甚,死者十七八。朝廷以军食不充,分命使臣诸道括粟麦,晋祚自兹衰矣。[36]

(天福八年)夏四月庚午(943年5月29日),董殷使于契丹。供奉官张福率威顺军捕蝗于陈州[37]

(天福八年)五月(943年6月6日~7月4日),泰宁军节度使安审信捕蝗于中都。丁亥(943年6月15日),追封皇伯敬儒为宋王。癸卯(943年6月19日),冯道罢。甲辰(943年6月20日),以旱、蝗大赦。[38]

(天福八年)六月庚戌(943年7月8日),祭蝗于皋门。癸亥(943年7月21日),供奉官七人帅奉国军捕蝗于京畿。辛未(943年7月29日),括借民粟,杀藏粟者。[39]

少帝天福八年五月癸巳(943年6月21日),敕以久愆时雨遣宰臣冯道等诸寺观虔祈,其余寺庙仍下开封府偏官祷之。甲辰敕以飞蝗作沴膏雨久愆,应三京邺都诸道州府见禁囚人,除十恶行劫诸杀人者,及伪行印信,合造毒药官与犯赃外罪者减一等,余并放,内有欠官钱者,宜令三司酌量与限监出征理。乙巳(943年7月3日)幸相国寺祈雨。[40]

(天福八年)六月庚戌(943年7月8日),宣差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守贞以蝗为害往皋门村祭告。丁巳(943年7月15日)宣遣供奉官卫延韬嵩山投龙祈雨。壬戌(943年7月20日),宣供奉官朱彦威等七人,各部领奉国兵士一,指挥于封丘长垣、阳武、浚仪、酸枣、中牟、开封等县捕蝗。又遣内班秦宗超亳州太清宫祈雨。[41]

3.秋季

天福八年秋七月丁丑朔(943年8月4日),京师雨水深三尺。[42](www.xing528.com)

(天福八年八月)辛亥(943年9月7日),分命朝臣一十三人分检诸州旱苗。泾、青、磁、邺都共奏逃户凡五千八百九十。诸县令佐以天灾民饿,携牌印纳者五。[43]

(天福八年九月,943年10月2~31日)州郡二十七蝗,饿死者数十万。[44]

是岁(天福八年,943年),秋霖经月不歇。[45]

(秋七月)甲辰(943年8月31日),供奉官李汉超帅奉国军捕蝗于京畿。[46]

八月丁未朔(943年9月3日),募民捕蝗,易以粟。[47]

秋,七月,己丑(943年8月16日),诏以年饥,国用不足,分遣使者六十余人于诸道括民谷。[48]

4.冬季

(天福八年十二月甲寅,944年1月8日)华州陕府奏,逃户凡一万二千三百。[49]

是冬(天福八年)大饥,河南诸州饿死者二万六千余口。[50]

是岁(天福八年),春夏旱,秋冬水,蝗大起,东自海壖,西距陇坻,南逾江、湖,北抵幽蓟,原野、山谷、城郭、庐舍皆满,竹木叶俱尽。重以官括民谷,使者督责严急,至封碓硙,不留其食,有坐匿谷抵死者。县令往往以督趣不办,纳印自劾去。民馁死者数十万口,流亡不可胜数。于是留守、节度使下至将军,各献马、金、帛、刍粟以助国。朝廷以恒、定饥甚,独不括民谷。顺国节度使杜威奏称军食不足,请如诸州例,许之。威用判官王绪谋,检索殆尽,得百万斛。威止奏三十万斛,余皆入其家;又令判官李沼称贷于民,复满百万斛,来春粜之,得缗钱二百万,阖境苦之。定州吏欲援例为奏,义武节度使马全节不许,曰:“吾为观察使,职在养民,岂忍效彼所为乎!”[51]

从现有史料来看,天福八年秋季的蝗灾和饥荒依然严重,但不见有直接描述旱灾的资料,仅有“分命朝臣一十三人分检诸州旱苗”的资料,“旱苗”未必能指示秋季有旱灾。此外,有确凿证据表明秋季有水灾,而水灾的存在,也可旁证可能不存在旱灾。由此推断,天福八年秋季的灾害主要是蝗灾、水灾以及饥荒。

冬季不再有旱灾的资料,可以肯定的是,饥荒十分严重。从“春夏旱,秋冬水,蝗大起”来看,冬季有可能存在蝗灾,但不能肯定。

综上所述,从现有资料来看,天福八年春季,旱灾与蝗灾都继续存在,并引发了严重的饥荒。夏季,旱灾继续存在,蝗灾十分严重,饥荒也十分严重。秋季,旱灾可能不再严重,水灾随之而来,蝗灾依然严重,饥荒也十分严重。冬季,不再有旱灾的资料,但蝗灾依然严重,饥荒也十分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