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角色与变异性在羌族民间艺术中的作用

角色与变异性在羌族民间艺术中的作用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民间文学都是由一个特定的群体共同完成,并为一个特定群体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变异性存在的条件是演说者不受完全固体的文本的限制。它使得民间文学更为丰富多彩,呈现出历史性、地方性和创造性的特色。变异性也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

角色与变异性在羌族民间艺术中的作用

下面,我们先从民间文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特质入手,以期渐进的方式概言口头艺术的特点。毕竟,这三门学科与口头艺术都存在历史上直接的源流关系或形式和内容上的互体关系。就文学而言,口头艺术不仅与民间文学在形态上存在互通性,当部分学者将“民间文学”视为“口头文学”时,它们在概念上存在着互换性;就民俗学(Folklore/Folkloristics)而言,这是一门针对风俗习惯、口承文学、传统技艺、生活文化及其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前文已指出,欧洲18世纪兴起的“民俗文化运动”可视为口头艺术产生的直接源头之一,不仅如此,在民俗学中,“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化”本身就将“口头艺术”的诸多表现形态包含其中,特别是针对“民间口头文学”,“民间口头文学一直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现在,民间口头文学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已经发展为独立的民间文艺学,但是,由于口头文学历来密切联系着各种民俗事象,渗透到各种民俗活动之中,成为多种民俗文化的载体,因而它仍然是民俗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60]。在这里,“民间口头文学”与“口头艺术”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概念上大部分都存在重叠关系;就人类学而言,异域(族)的语言、传说与故事、宗教仪式中的吟唱,一直是指人类学的重要资料来源与重点研究对象,在这点上,人类学就方法论而言深刻影响到口头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比如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Frazer的《金枝》,罗马尼亚裔著名的宗教学者Mircea Eliade的《神圣的存在》,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Claude Levi-Strauss诸多的“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神话学专著,不仅是人类学的经典,也是口头艺术研究的类型与结构学的范本。

概而言之,以民间文学为例,其主要特征被普遍归纳为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与传承性。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与万建中专著《民间文学引论》都持此观点。下面我们以《民间文学引论》为主,对此加以概述。

①口头性。民间文学诉诸口头语言系统,其以地方方言为载体,成为一种灵便的交流工具。口头语言是全方位的交流方式,是具体场景的交流方式。“口传心授”是民间文学生存和展现的必需的方式。“口传心授”即是面对面的交流,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没有交流就没有民间文学,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是民间文学最基本的生存状态。

②集体性。任何民间文学都是由一个特定的群体共同完成,并为一个特定群体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民间文学叙事的集体性表现为:一个区域民间文学演说风格的陈陈相因,主要是由口耳相传这一传播方式导致的。在并不强调个体意识、个人经验以及文化产品的署名权的口传文化领域,无论是一则寓言、一篇笑话、一个传说,还是一个部落或一个民族的神话与史诗,都是无数代无名无姓的成员共同参与口口相传这一传播链条的结果。故事的作者是匿名的,或者说一种话语共同体才是其恰当的作者。而每一个听众都可能是另一次讲述的合法的演说人。共同体成员在口耳相传中分享这一话语共同体所创造的集体经验、集体智慧与集体想象。

③变异性。变异性存在的条件是演说者不受完全固体的文本的限制。民间文学的变异是民间文学创作最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特性之一。它使得民间文学更为丰富多彩,呈现出历史性、地方性和创造性的特色。民间文学是活态的流动的文学,是处在不断运动之中的文学,充溢着永久的生命活力。

④传承性。民间文学作品在生活中一旦形成,就可以自我调节演进的方向,并以相对的稳定性陈陈相因,延续承袭。只要适合这一民俗事象的主客观条件不消失,传承的步伐就不会终止。民间文学和一般静态的文学模式如作家文学不一样,它是动态的文化模式。

再以民俗学为例。“民俗”就广义而言,“是指一个社会常民传统所形成的文化、习俗与信仰等部分。它由社会大众所制造,且通常以口述或行动的方式传递”[61]。西方学界一般认为,民俗包括民间故事、民间诗歌,以及广布于民间的艺术、技艺、音乐和舞蹈等。虽然民俗种类繁多,事象浩如瀚海,各表现形态也千姿百态,但它们也据有一些基本的共性特征。我们以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为主体,对此加以概述。

①集体性。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的根本属性是他的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当人类社会以母系或父系社会为基本单位时,相应的各类民俗文化就孕育产生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和村镇出现,民族形成,人类社会出现了种种人群集合体,民俗文化便由这一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形成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由此可见,民俗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

②传承性和扩布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民俗的扩布性则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③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随时包含着可变因素,这就是变异性。变异性也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相应变化。

④类型性。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www.xing528.com)

⑤规范性和服务性。民俗文化中的种种行为模式,是民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因此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民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创造。而这种创造又处处体现着它的服务性功能。

以人类学为例,威廉·A·哈维兰(William A.Haviland)在其权威著作《文化人类学》中,将“文化”的根本特征归纳为四点:共享、习得、符号与整合。

①共享性。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正是这个共同准则,使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其他成员所理解,而且赋予他们的生活以意义。因为人们分享共同的文化,能够预见其他人在特定环境里最倾向于如何行为,以及如何做出相应的反应。

②习得性。哈维兰将文化代代相代的过程称为“濡化”(Enculturation)。这是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纵向的传播过程,是人及人的文化习得和传承机制。濡化是文化传递最重要的手段,这种手段来源于文化功能的习得性。

③符号性。文化传递最重要的载体是符号。最重要的符号方面是语言,即用词语代替对象。借助语言,人们能够把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语言尤其使人们能够从累积的、共享的经验中学习

④整合性。文化是一个系统,为了发挥其功用,文化的各个方面必定合理地整合在一起

以下的图示代表了以上三类特质定义的显性重叠性。就学科定义的广义度而言,民俗学的特质可将民间文学包含其中,而人类学文化的特质又可以将前二者总括于内。但这种囊括只就学科外延而言,对于内涵的差异仍存在于各自的特质之中。

图1-1 三类定义的聚合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