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江流域瑶族分布全盛时的成果

西江流域瑶族分布全盛时的成果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朝时期,粤西南恩、新州、高州、廉州、德庆、泷水等地均有瑶族分布,而且这些瑶人“不入版籍”。到了明代,广东西江流域不仅成为瑶族聚居的大本营,更是瑶族人民反抗官府压迫的主要战场。当时瑶族的人口,遍布西江流域的各个大小山头。据史籍地方志反映:自康熙时起,西江流域的瑶族不断“绝逃”“绝迹”。

西江流域瑶族分布全盛时的成果

所谓西江,本文主要指广东西部原肇庆高州雷州、廉州四府(含今肇庆、高要、罗定等市及雷州半岛部分地区)。广东瑶族入史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其记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其男子但著白布挎衫,更无巾裈;其子女青布衫,班布裙,通无鞋屐。……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皆同焉。”

当时熙平郡的辖地,共统九县,即“桂阳(沿今广东连县),阳山(沿今阳山),连山(沿今连山北),宣乐(沿今阳山南),游安(沿今怀集西),熙平(沿今连县西南),武化(沿今怀集西),桂岭(沿今连山西北),开建(沿今怀集西南)”。

唐宋时期,瑶族在粤北有了一定的地盘,并逐步向粤西、粤东移动。据道光《高要县志·谪官》卷十九载:魏元忠,唐武后长安三年(703年)贬为高要尉,“元忠至官,整戎旅,备峒寇。居期月,民瑶恬谧”。时高要沿今肇庆。至宋,粤西瑶人蓄积了一定的力量,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八八《罗定州部纪事》载:“帝昺祥兴元年(1278年)冬十一月,德庆、泷水各山瑶作乱。”德庆,沿今德庆县;而泷水,沿今罗定县南。又据道光《电白县志·风俗》卷四载:“唐宋以前,僮瑶杂处,语多难辩。”电白县,宋属高州辖地。据《宋史·仁宗本纪二》卷一○载:“景祐二年(1035年)五月,瑶僚寇雷、化州,沼桂、广会兵讨之。”上述史籍反映此时瑶人主要聚集在韶州、连州、英德府一带,并已向广州府、德庆府、南恩州(沿今阳江)、高州、化州、雷州等地区扩展。

元代,德庆、南恩(阳江)、新州(新兴)、肇庆和高州等州县均有瑶族频繁活动的记载:

据《元史·仁宗本纪三》卷二六载:“延祐六年(1319年),广东南恩,新州瑶……龙郎庚等为乱。”《元史·泰定帝本纪一》卷二九载:“海北瑶酋盘吉祥寇阳春县。”海北,指当时的钦州、廉州、雷州诸路。

《元史·泰定帝本纪二》载:“泰定四年(1327年)高州瑶寇电白县。”《元史·仁宗本纪六》卷九载:“德庆府泷水瑶蛮为乱。”元大德四年(1300年)《新州宣慰使阿里元帅平瑶碑》载:“岭以南郡新州、刚春、泷水,居万山中,瘴益甚,倔强据其间者为瑶人,不隶版籍,平居耕食自如。”

元朝时期,粤西南恩、新州、高州、廉州、德庆、泷水等地均有瑶族分布,而且这些瑶人“不入版籍”。到了明代,广东西江流域不仅成为瑶族聚居的大本营,更是瑶族人民反抗官府压迫的主要战场。当时瑶族的人口,遍布西江流域的各个大小山头。

明代是西江瑶族全盛时期。据明姚虞《岭南舆图·肇庆府图经》载:“肇庆府,本汉苍梧郡高要地……唐以前皆隶广西,元再更复属广东,国朝(明)为府,领州一(德庆州)县十(高要附廓、四会、新兴、阳春、阳江、高明恩平、泷水、封川、开建)……境内瑶峒累累。”明黄佐《广东通志》卷六七载:“肇、高、雷、廉,带山险阻,以千百计,而瑶贼巢伏其中。”

据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明代瑶族分布于西江的肇、高、雷、廉四州:[2]

肇庆府有:高要、高明、四会(含怀集)、新兴、阳春、阳江、恩平、广宁、德庆、开建、封川、罗定(泷水)、东安、西宁

高州府有:茂名、电白、信宜、化州、石城。

雷州府有:海康、遂溪。

廉州府有:合浦、灵山、钦州。

据明万历郭斐修《广东通志》记载:

西江肇庆府(州1县10,瑶山424)

德庆州152

高明2  高要8(www.xing528.com)

四会31  广宁27

新兴54  阳春94

恩平7  阳江12

封川(今封开南部)2  开建(今封开北部)35

高州府(州1县4,瑶山201)

化州51

信宜85  电白21

茂名(今高州县)44  石城(今廉江县)

雷州府(县1)

遂溪县

罗定州(县2、瑶山50)

东安(今云浮县)22  西宁(今郁南县)28

怀集县(今属广西梧州府)8

康熙雍正两朝所修《广东通志》,基本照录万历时之瑶山数,实际此时西江流域瑶山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清光绪刘德恒《四会县志》卷一《瑶蛋》载:“又《府志》瑶山数目地名与《郝通志》不同,盖康熙至乾隆朝有绝逃之户;裁并之地,所以多寡不同,地名互易也。”清道光余瀚《开建县志》卷七《风俗》载:“瑶,本古盘瓠之裔,其类有二:一曰板瑶;一曰民瑶。……建邑地邻粤西四都,忠说,象无以及一都,小玉等山,高峰峻岭,深菁篁,旧多瑶壮杂处,采山伐为主……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绝迹不见。大抵瑶人来往无常,每以山木盛衰为去往,瑶多往小玉山,然今亦无几……”

据史籍地方志反映:自康熙时起,西江流域的瑶族不断“绝逃”“绝迹”。高州、雷州等州府几乎不见瑶族踪迹,“德庆瑶”于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黎国祚起义被“平定”后,不再复见;乾隆、嘉庆之后,开建、新兴及新、开、恩之间的瑶族,也逐渐少载于史籍,只余阳春部分瑶山见于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