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及相关政策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及相关政策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贫攻坚战略就是为了打通这“最后一公里”。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及相关政策

(一)经济意义

1.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在精准扶贫方式的推进下,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近年来持续缩小。2012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1.1%,2017年已经提高了8.7 个百分点至69.8%,2018年这一比例进一步增长到71%。此外,2018年底,全国832 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 个。2019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摘帽。到2020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精神风貌得到了极大提振。

2.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改变落后面貌

脱贫攻坚事业促进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迅速发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等明显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高强度投入,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促进了贫困地区发展活力。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进生存环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略就是为了打通这“最后一公里”。精准脱贫的不断推进,加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补齐了贫困地区的短板,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精准扶贫改变了“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农村基础生存环境,提升了当地群众幸福感。

(二)政治意义

1.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一线干部

脱贫攻坚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是培育、锻炼、考验、鉴别、选拔干部的最好平台。把脱贫的实施情况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渠道和试金石,对参与扶贫开发的各级党委和主要负责人有奖有惩,以此管理和约束其思想行为,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既是锻炼干部的难得平台,也是筛选爱民、懂民、为民服务、能吃苦、有干劲、能干事的国家治理骨干的好时机。

2.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团结

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让所有的贫困人口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再上新台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都能生活殷实、安居乐业,确保全面小康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决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了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www.xing528.com)

3.有利于树立大国形象,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贡献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巨大价值,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而且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亮丽风景[2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在致2017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贺信中,盛赞中国减贫方略:“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2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宽广胸怀、全球视野和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为国际社会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文化和生态意义

1.有利于贫困地区乡村教育发展,促进践行扶贫扶智扶志

脱贫攻坚以教育为重要手段,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育支持力度,大大提高了贫困地区乡村教育发展,提升了贫困地区家庭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素质,激励了贫困人群的士气和志气,提振了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不仅发挥了教育扶贫扶智扶志的作用,也通过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配置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掌握了改变命运的主导权,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不断提高他们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民风民俗,打造地区和谐、努力干事、共同致富的氛围,用自身的本领创造美好生活。

2.有利于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支撑,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延伸。”[2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文化投入和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深化贫困地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支持贫困地区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鼓励文化单位、文艺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和建设,有利于推进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稳定、和谐、欣欣向荣的良好气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有利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收益和可持续发展

脱贫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支持贫困地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和精准脱贫两个攻坚战,以生态环境保护助力脱贫攻坚,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大格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节约资源能源和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行环保督查问责,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