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的多重用途:超越物质功能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建筑的多重用途:超越物质功能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的用途远不止其客体所给予人类在物质上和生理上的意义。在文明起源的地方建筑的秩序及信仰大多决定于“神圣”,宗教和礼仪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中心内容。这才是文艺复兴建筑强调中心及数学般的比例的原因。建筑的多重性用途,尤其是建筑的物质功能以外的用途表明,建筑所具有的精神或文化上的功能,远远超越了物质功能的局限。

建筑的多重用途:超越物质功能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建筑文化属性同样体现在建筑的多重用途的性质上,就是建筑除了物质功能之外,还有种种的精神功能,后者往往支配着建筑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大多数人都会说,建筑最早是作为遮蔽物的。确实,最早的建筑物是一些住房,它们作为遮蔽物而被建造起来,因为人们需要遮蔽物才能生存下去。但是,遮蔽不是人类居住唯一的功能,或者可以说不是主要的功能。建筑的用途远不止其客体所给予人类在物质上和生理上的意义。建筑的多重用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片面的理解建筑都会招致失败,因为建筑,甚至明显是一个低级的住宅,也不仅仅是一个客体或构架。它们是创立已久的风格,是文化的基本现象。这从建筑的考古资料及建筑史研究中就可明显地看到。

建筑考古学表明,建筑历来是作为多重的意义而生存下来的,从广义的建筑范畴,即人为建筑环境来说,它具有多种不同的目的:如保护人类及他们的活动和财产免遭自然力的破坏,免遭野兽及敌人的破坏;建立一个场所,为一定范围的人的活动提供特定的环境;在世俗的、有潜在危险的世界创造一个有人情味的安全区;强调个人及社团的可识别性;建筑还标志着权力、地位或私密性;建筑表达并保持了人类对宇宙的信仰;建筑可交流信息;建筑能传递价值体系。此外,建筑还具有隔离领域及区别这里或那里、神圣的或世俗的等等之间的微妙差异。

最近的研究证明,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有各种各样创造生存空间的办法,如把空间与神话联系起来,运用显得神秘的绘画和浮雕,建造临时性的或永久性的纪念碑。它有趣的方法是,妇女们在自己住房为中心的约9.15m之内频繁打扫,使其有时显的特征,这种变化标志着不同领域的界线,这里是公共聚居地与家庭私有空间的区分

在当代玛雅人的住房中,人们在观念上用一种相当复杂的方法把住房分成男人或女人的领域,但它不是一种物质形态上的区别。同样地,许多简陋的房子在物质形态上相当简单,但在观念上、意义上却极其复杂。

人为的建筑环境是文化,或社会秩序及信仰的物质体现。虽然社会秩序的形式及表现的方法是根据文化的差异而不一,但过程是相同的。在文明起源的地方建筑的秩序及信仰大多决定于“神圣”,宗教和礼仪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中心内容。(www.xing528.com)

据说在巴西的印第安人,习惯于生活在布局象征着他们对宇宙的看法以及能组织整个社会样式的村庄里。当他们生活的土地上的资源变得贫瘠,他们就拆除村庄并在其他地方重新建造。但对于印第安人来说,新建的是一样的村庄。村庄不被看作客体(object),而是一种空间和社会的组织

大多数的传统建筑就像居住建筑一样,完全是天国意象的表现,他们希望与周围混乱的尘世相区别,造就一个神圣的、人类可集聚的领域。例如南斯拉夫的一些传统住房的平面经研究可叠加在一具下葬的人体骨架上,表达了当地人以人体及死亡为依据的意义

建筑史研究证明,在古埃及,生活被认为是反映宏观世界过程的微观世界。物质世界反映了永恒的王国。单体的空间和时间是实有更多意义的空间和时间的小型化,庙宇被认为是神的宅第。以往总是认为文艺复兴建筑是美学的一种表现,其实不尽如此,它表达的是一个理想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神圣的。这才是文艺复兴建筑强调中心及数学般的比例的原因。同样地,哥特教堂拜占庭教堂以及伊斯兰清真寺都是对宇宙的模式和天国的想象的特殊表现。

建筑的多重性用途,尤其是建筑的物质功能以外的用途表明,建筑所具有的精神或文化上的功能,远远超越了物质功能的局限。建筑一方面作为遮蔽物,另一方面以物质形态体现人们对自然及宇宙的看法,它是文化的物质体现。建筑的精神功能的实现,其实是文化的生动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