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成果

上海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成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在1949年前主要是依托位于五角场的江湾体育场。1949年后,上海市以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及国际单项赛事为契机,兴建了一批符合国际标准高水平的大型体育设施。基于“生活圈”概念,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提出的“30分钟体育生活圈”是指导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的核心思想。

上海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成果

上海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是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作为拥有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巨大。然而,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中心城区(外环以内)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市民对体育健身和体育设施日益增长的需求量与稀缺的土地资源矛盾突出。因此,合理的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显得非常重要。

上海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在1949年前主要是依托位于五角场的江湾体育场。1949年后,上海市以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及国际单项赛事为契机,兴建了一批符合国际标准高水平的大型体育设施。另一方面,通过赛事的举办,居民对体育健身的热情逐渐升温,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重点逐渐转向面向公众的中小型体育设施。2010—2016年上海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数、社区体育健身点数、社区健身场地面积、社区公共运动场、社区公共运动场面积总体上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表8-16 2010—2016年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程度

从上海市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上来看,中心区域的公共体育设施密度大于外围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密度;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空间尺度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基本符合“中心地理论”。为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打造更富魅力、更可持续的人文之城,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采用了“生活圈”概念与“千人指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生活圈”概念,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2—2020)提出的“30分钟体育生活圈”是指导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的核心思想。“30分钟体育生活圈”是指以市区步行30分钟、郊区骑行30分钟“体育圈”为服务半径,市、区体育中心为骨干、街道(乡镇)中型市民健身中心为枢纽、社区(行政村)小型市民健身中心为重点、社区健身苑点为基础,形成体育设施网络。从布局规划形态上来看,三条主要绿道环线形成三个大圈层——中心圈层(上海市中心区域,外环绿道以内)、外围圈层(上海市市郊,外环线以外,上海市以内)、环岛圈层(崇明岛),全市公共体育设施串联在三条主要绿道上,由次级绿道与社区相连接,形成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图8-7);在社区尺度上,社区级别的公共体育设施是以社区体育中心为轴心,1 000~1 500米(覆盖10万人)为服务半径覆盖全区,健身苑、健身点各自为圆心,分别以800~1 000米(覆盖5万人)、500~600米(覆盖1 万人)为半径服务于辐射范围内居民。(图8-10)。从新增体育设施配置上来分析,由于上海市内环区是第三产业非常发达的核心区,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新增体育设施应以小型、室内、商业型为主;中环区以商业、居住为主,土地资源相对宽松,新增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应结合人口、用地指标等,按级别布置;外环区配合环城林带,建设绿色公共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可达性(图8-8、图8-9)。

图8-7 上海市规划自行车绿岛

图8-8 上海市市级体育设施规划布局(www.xing528.com)

图8-9 上海市市民健身活动中心规划布局

[来源: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2—2020)]

图8-10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辐射

(来源:卢耿华.上海城市生活体育设施功能形态布局研究[J].体育科学)

校园内部的体育设施作为上海市“30分钟体育生活圈”中对各级公共体育设施的补充,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校园内部的体育设施,因其不对外开放、不独立占用用地指标等原因,经常容易被忽略,造成大量校园内部的体育设施闲置。上海从2018年开始全面对公众开放校园体育设施,并将校园体育设施列入专项体育规划,既可以满足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又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与民众锻炼需求的矛盾,提高了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使土地利用更经济和集约,减少了大量兴建公共体育设施的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