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概论

建筑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概论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将污水、废水及雨水分别设置管道排出室外,则称为建筑分流制排水;若将其中两类以上的污水、废水合流排出,则称建筑合流制排水。我国目前建筑分流制排污设计中一般是将生活污水单独排入化粪池,而将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建筑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概论

建筑排水工程是指对建筑物内部和居住小区范围内的生活设施、生产设备排出的生活污废水、工业废水以及雨(雪)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回用及排放等工程的总称,可分为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和居住小区排水系统两类。它的特点是规模较小,且大多数情况下无污水处理设施而直接接入市政排水系统。

1.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1)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根据其接纳污水、废水的性质,可分为三类,即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屋面雨雪水排水系统。

(1)生活排水系统:用以排除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工厂生活间的污废水。可分为排除冲洗便器的生活污水的排水系统和排除盥洗、洗涤等生活废水的排水系统。生活污水要排入化粪池,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杂用水。目前,我国一般情况下,生活排水系统常用一个水管道。

(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用来排除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污染程度较轻,如循环冷却水等。生产污水的污染程度较重,一般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3)建筑屋面雨(雪)水排水系统:用来排除屋面的雨水和积雪融化水。

2)建筑内部排水体制

所谓排水体制,简单地讲就是排水方案。生活、生产(包括消防)产生的污水、废水及雨(雪)水的污染程度不同,对水体的危害也不同,对它们的处置应采用不同方式,因而构成了不同的排水体制,即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排水体制。

若将污水、废水及雨水分别设置管道排出室外,则称为建筑分流制排水;若将其中两类以上的污水、废水合流排出,则称建筑合流制排水。建筑排水系统究竟选择何种排水体制,应综合考虑污水的污染性质、污染程度以及室外排水体制是否有利于水质处理和综合利用等因素。我国目前建筑分流制排污设计中一般是将生活污水单独排入化粪池,而将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3)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物内部排水系统一般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的受水器、排水管道系统、清通设备和通气管道四部分组成(见图7-3)。对生活污水,由于污染较重,还需要在建筑物附近建造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将生活污水首先排入该构筑物里,经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水体。对于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地下建筑物的污、废水,还需要设置污、废水的抽升设备(污水泵),用抽升设备将其提升后排至室外。

4)建筑内部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排水管道是排水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布置(位置、数量、管径、材质及连接)要给予充分的考虑,应使其满足以下四个基本要求:①能够迅速通畅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②排水管道系统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能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环境卫生;③管线布置合理,简短顺直,工程造价低;④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建筑内部排水管道的敷设方式有明敷设(明装)和暗敷设(暗装)两种。建筑内部排水管道除埋地管外,宜于明装。明装不仅造价低,而且也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当建筑或工艺有要求时,也可以采用暗装的方式,将排水管道敷设在墙槽、管井或吊顶内。例如,宾馆内的排水管,为了美观的要求而设置在吊顶内和管道井内。对于工业建筑,当工业废水无有害气体和大量蒸气时,也可采用排水沟排除。(www.xing528.com)

5)建筑屋面排水

屋面排水系统是收集、排除建筑屋面上的雨水和积雪融化水的排水系统。屋面排水可分为无组织排水(自由落水)和有组织排水两种方式。农村的坡屋顶房屋采用的是无组织排水方式,平屋顶房屋及城市建筑均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按雨水排水管(简称为雨水管)敷设方式的不同,屋面排水系统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两种类型。雨(雪)水比较干净,可以直接排向水体、地面或蓄水池。

(1)外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的雨水管敷设在室外,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应优先采用。由于雨水管在室外,因此室内无雨水管产生漏水等隐患。外排水系统根据屋面的构造不同,又分为檐沟外排水和天沟外排水。

①檐沟外排水就是将屋面雨(雪)水引入屋面檐口处的檐沟内,在檐沟内设雨水收集口,将雨(雪)水引入雨水斗和雨水管,从而排向地面的雨水沟或雨水管的外排水系统。普通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多采用这种外排水系统。

②天沟外排水就是在多跨工业厂房的檐口处设置边天沟,在两跨之间的低凹处设置内天沟,让屋面雨(雪)水流向天沟,再用设在山墙外的雨水斗和雨水管将雨(雪)水排到地面的雨水沟或雨水管的外排水系统。

(2)内排水系统。对于跨度大又很长的多跨厂房建筑、大屋面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以及对建筑立面要求高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采用屋面内排水系统。这种排水系统先将屋面雨(雪)水引向天沟(檐沟),再通过雨水斗流向室内的雨水管,然后再排到地下管沟,最后汇集到室外的排水管网里。内排水系统消耗管材较多,造价及维护费用高,地下管道与设备基础和工艺管道等易发生矛盾,构造复杂,当雨水斗排水不畅时易造成渗漏,因此,设计时应给予充分考虑。

2.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是解决居住小区内各类建筑排放的生产、生活污废水和屋面及地面雨(雪)水的收集、排除、处理和处置等问题的排水系统。它是建筑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的过渡。

1)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体制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体制有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类。从减少水体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新建小区一般应采用雨(雪)水和污废水的分流制。当然,究竟采用哪种排水体制,还需考虑建筑内部排水体制、城市排水体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居住小区设置中水系统时,为简化中水处理工艺,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还应将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生活废水进入中水处理站。屋面和地面的雨(雪)水可直接排向水体,或渗入地下,或收集后重复使用。目前我国小区内地面硬化率过高,雨(雪)水往往是直接流入下水道排向河道或湖泊等水体。事实上,雨(雪)水也是一种资源(对于我国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这一点显得更有现实意义),也应该收集、利用或补充地下水,路面应推广使用透水混凝土,减少硬化面积(或改变硬化材料,如采用透水砖、混凝土花格砖等),增加绿化面积。

2)排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居住小区的排水系统由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渠组成,它们的数量和走向与小区规划、道路规划和建筑物的位置有关,同时还与地形以及采用的排水体制和排水量有关。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要使管路短、埋地管埋深小、尽量减少与其他管路的交叉、尽量利用自重自流排出而不设抽升设备(泵站)。排水管道的管径及数量,要进行水力计算。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排出的污废水要排向居住小区的排水系统,而居住小区排水系统排出的污废水又要排向城市排水系统,因此,城市排水系统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