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备忘录到博士帽: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重构

从备忘录到博士帽: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重构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刚看到陈老师征求大家意见的信,我想也只有虚怀以待、包容接纳一切的人才会时时关注别人的“意见”吧,窗子只有打开,才能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风才能进来。如师妹说的,大家聚在一起专门抽出时间,面对面地说出想法,对陈老师、对我们这个团队、对我们的专业,互相启发下或许能够说得更多。陈老师身上总有汲取不完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取些回来用,她自己能够再生这些力量,我们学生却只能索取……

从备忘录到博士帽: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重构

刚看到陈老师征求大家意见的信,我想也只有虚怀以待、包容接纳一切的人才会时时关注别人的“意见”吧,窗子只有打开,才能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风才能进来。

但真要开始写“意见”,我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如师妹说的,大家聚在一起专门抽出时间,面对面地说出想法,对陈老师、对我们这个团队、对我们的专业,互相启发下或许能够说得更多。写信毕竟不如说话通畅,我个人认为。

想起著名教育学家梅贻琦曾经说过的话:“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前面几封信中大家都提到了陈老师给我们这些弟子树立的榜样——最好的学生、最虚心的学习者、最认真的读书者、最严谨的做学问者、最包容的“老者”(这个词可能不太恰当)……太多的形容词想用了。陈老师在前面走,我们这些弟子自然不敢懈怠,尤其是我,我经常想,如果不怎么怎么样,我都对不起陈老师……所以也学习她严格要求自己,但懒惰还是常在。尾随的小鱼有时会三心二意,但大鱼足够耐心与包容、时常鼓励与提携,所以整个鱼群其乐融融一片生机,充满了向心力和活力,这是我们这个团队让其他专业的同门都羡慕不已的。

导师对学生的认可、信任和鼓励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新来的学生,如果从一开始就给他/她在团队的信心与位置感,对他/她四年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陈老师在这一点上是做得很好的,尤其是几个小师弟小师妹,陈老师的慈爱、包容与认可的态度对实践共同体成员从“边缘性参与”到中心的位移非常关键。(www.xing528.com)

陈老师有时会很严厉,看你的眼神还挺“吓人”,当然都是犯了错误之后,自己因为害怕被批所以才害怕面对,但正是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我们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

还有什么呢?陈老师身上总有汲取不完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取些回来用,她自己能够再生这些力量,我们学生却只能索取……感谢吾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