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手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新手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这篇文章,老师们的问题有:文章的关键词“合法、边缘性、参与”等,各自的针对性如何?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过程显然是动态和变化的行动,很难把它固定下来条条框框地说明。对一个新教师而言,的确存在一个合法性的问题。

新手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做PPT 时把陈老师电话里教导的一番话以释义的形式揉进去了,也不知到位否,陈老师认可我理解后转述的这些话吗?也不知老师们是什么评价,但我对自己的这次考试还是挺满意的,甚至在秘书的怂恿下,说如果达到了他说的90 分,就请他吃鸡腿,我感觉自己可以得个不错的分数。不过与研究理论基础有关的这篇文章,真的有很多值得继续推敲和改进的地方,有很多自己都不太明白的话语。如果真要把它作为自己论文的理论基础,还需要继续扩大阅读和消化吸收。

关于这篇文章,老师们的问题有:

文章的关键词“合法、边缘性、参与”等,各自的针对性如何?比如,“合法”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呢?很显然“边缘性”更多地应该是一种异质性,是否就一定对应“内部”呢?几个关键词之间有何关系?这个词与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社会化、专业化视角有何不同?“我”的贡献在哪里?仅仅说学习就是一种“参与”,似乎说服力不够,为什么说学习就是参与?而参与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过程显然是动态和变化的行动,很难把它固定下来条条框框地说明。

对一个新教师而言,的确存在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当时我的回答包括PPT 的展示可能都不够合理:相对于师范生而言,新手教师不需要守门员、引导员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显然在我对新教师成长的研究中没有什么必要,刘云杉老师说得很对。也许我只需要附带地一提,这一点并不是要害,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合法性就没有必要了呢?(www.xing528.com)

边缘(legitimate)究竟是什么含义,我也需要继续思考。它对我的研究很重要:因为我需要论证和显示师傅在徒弟参与学校共同体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有了他,徒弟会进入得更容易一些、更“合法”一些;它可以指相对于内部的一个位置,但这个位置是变化着的、动态的,甚至可能只是一个人的感觉,只有参与、做事,才有可能谈到边缘性、合法性,参与、做事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做中学,就无所谓边不边缘了。对新教师而言,他在学校跟着师傅参与到教师共同体中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更像一个真正的老师的过程,而这种学习与之前他做学生时的学习是不同的,不是单纯的“获得”,更多的是“参与”中的“做中学”。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比什么都重要。我想,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社会化和专业化肯定在进行着,参与到共同体的中心、身份的变化本身其实就包含了社会化的过程,而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也会逐渐增强。我的创新之处,也许就在于站在“学习”的角度,更看重情境、人际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思考。

第四篇关于叙事分析的文章很可怜,没人理会。就把前面给陈老师看时的建议写上吧:实例分析得太浅,不够深入。而且只用了一种叙事分析法,不全面。

资格考试通过,拿到了写博士论文的资格,加油吧,准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