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构论文计划-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突破学习方式

重构论文计划-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突破学习方式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突破加一个突破,论文山就被征服了!2009年2月11日,新学期已开始,我需要重新设计我的论文计划。)然后是问题的提出:新手教师的学习、学校实践共同体、学习的方式。所以,情境学习理论要作为论文大的理论基础。

重构论文计划-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突破学习方式

这一段时间的文献梳理和田野工作,就两个字,“沉浸”——是沉浸在文献中,也是沉浸在田野备忘录里,更是整个人沉浸在博士论文写作这件大事、这个伟大事物之中。但是进入后却会发现,时不时被“沉浸”其中的东西“动摇”:是这样吗?哎呀,怎么是这样?不对啊,跟我想的不一样啊?这些念头会让人很头疼、很无助,甚至自我怀疑。但是,按照过来人的经验,这些都是写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节点,或者说一个拐点,渡过它你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视并理清理顺这些看似或确实矛盾的地方,就是一个突破。一个突破加一个突破,论文山就被征服了!

2009年2月11日,新学期已开始,我需要重新设计我的论文计划。头脑一片混乱,还没有从假期的悠闲与忙乱中缓过来,没有进入状态,暂时把想到的写写,又是断断续续好几天,一天写一点,日记似的。

学习的两个隐喻(参与和获得)放在最前面,作为研究背景中的一个显著部分,教师的学习融入成人教育的内容,以此谈(新)教师的发展。(但这类内容到处可见,我如何出新意?)然后是问题的提出:新手教师的学习、学校实践共同体、学习的方式(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这样,原来的LPP(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就不再是我的主体,而是被放在情境学习、参与隐喻之下,放在实践共同体的背景之中了。核心概念都要改变,框架也要变。(www.xing528.com)

重要的是,研究问题要确定下来:新手教师是如何在学校实践共同体中开始他的学习的?这样行吗?我的理论框架还是温格的,参与隐喻我要再拓展一下,可以把它放在背景中介绍,它们两个都可以放在情境学习理论结构之下。所以,情境学习理论要作为论文大的理论基础。

简单构思一下,希望能出个大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