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卷:周国攻陷崇城成为西方最强国

先秦卷:周国攻陷崇城成为西方最强国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为了取得伐崇的胜利,周国调动了全国的军队,并动用了钩梯、临车、冲车等攻城器械,终于攻陷了崇城,消灭了商王朝在西方的这个重要盟国。伐崇以后,周国已经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国家,为了便于自己的政治统治,周文王调集人力,在沣水西岸修建了都城沣京,把周国都城从岐山周原迁到沣京,从此,周国成为整个西方各方国部落的盟主。这条法律公布以后,博得了所有盟国的一致赞同。

先秦卷:周国攻陷崇城成为西方最强国

正当商王朝日益走向没落的时候,僻处西土的周人部落开始兴盛起来。周人的始祖是弃,姬姓。传说弃的母亲姜嫄是有邰氏部落的女子,在野外踩上“大人”的脚印,因而有孕生了弃。这个传说表明,周人部落在弃以前还处于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在弃以后才进入了父权制社会。在尧为部落联盟酋长的时候,弃在部落联盟中任农官,号为后稷,因此,被后人尊为农神。此后,周人部落的首领世世代代在部落联盟中担任农官,负责部落联盟中的农业生产。这个传说说明周人在很早以前就是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

大约在夏代太康失国的时候,周人部落的首领不窋失去了官职,带领部落逃到了戎狄之间。到了不窋的孙子公刘的时候,带领部落迁到豳(今陕西旬邑),在那里定居下来。周人的后裔在追述公刘迁豳这段史事时说,当时人们带着弓矢干戈,带着自己的积蓄和口粮,迁到了豳地,在这里度量地势,建造官室房屋。开垦土地,从事农牧业生产。由于豳地水源丰富,适于农业生产,周人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周人部落也从此兴盛起来。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在一些诗篇中追述公刘时期社会生产的情形时说,当时部落内部,男子种地、田猎、修建房屋,女子养蚕、纺织、缝制衣服,部落每年要向部落成员发授衣服。在部落举行大规模的田猎活动的时候,部落成员猎取的动物可以为个人所有,而猎得的大动物则要交公。在每年开始春耕的时候,作为部落首领的公刘,要带着妻子到田间举行籍田礼,在农事完毕的时候,部落成员要在部落的公堂上举行集会,饮酒吃肉,欢呼万寿无疆。从这些情形可以断定,在公刘时期,周人部落内部的公社成员是集体劳动的,产品为公社成员共同所有,在部落成员之间共同分配。部落内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公刘以后,又传了九世,到了古公亶父时期,因为受到薰鬻(即汉以后的匈奴)、戎狄的侵扰和逼迫,把豳让给了这些游牧部落,带领族人迁到了岐山之南的周原。周原土质肥美,宜于农业生产,因此,周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据说,古公亶父很有仁德,在离开豳地迁到周原的时候,豳地的民众扶老携幼跟随着他,其他部落的人们也都投奔到周人部落中来。当周人在周原定居下来以后,完全放弃了戎狄的习俗,修筑城郭宫室,设立官府,建立别邑安置前来归附的民众,这时的周人部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了。

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和季历。季历生子昌,古公亶父喜爱昌,想把王位传于昌,太伯和虞仲知道了古公亶父的用意以后,便逃到了长江下游,把王位继承权让给了季历。古公亶父死了以后,季历即位。季历继承王位以后,进一步发展了古公亶父的事业,周的政治、经济实力日益扩大。在武乙末年,季历曾经前往商都朝见商王,武乙因此赐给他土地三十里以及玉、马等物品。季历在位时期,曾经对周围的戎狄部落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战争,打败了“西落鬼戎”,俘虏了十二个翟王,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时,周已经成为西方的一个强国。到了商王文丁在位时,季历又先后征服了余无之戎、始呼之戎和翳待之戎,周国的影响也随着这些征服战争的胜利而进一步扩大。周国的日益强大,引起了商王朝的极大重视,为了维持在西方的统治,商王文丁封季历为牧师

周的日益强大,也使商王朝进一步感到了它潜在的威胁,为了进一步遏止周人势力的发展,商王文丁杀了季历。季历的儿子昌继位,是为西伯昌,即后世所说的周文王。

周文王姬昌像

文王昌即位以后,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大力发展周国的农业生产,遵循古公亶父和季历时期制定的法度,敬老爱幼,礼贤下士,每当有贤人来访的时候,文王昌连饭都顾不得吃便去接待他们。因此,其他部落方国的贤士都纷纷前来投奔,在这些贤士中,比较著名的有散宜生、太颠、闳天等人,甚至远在孤竹国(今河北境内)的伯夷、叔齐,闻知文王昌礼敬老人,也前来投奔。(www.xing528.com)

周国的迅速发展,更加引起了商王朝统治者的疑忌和恐惧。这时,商王朝的一个重要盟国,崇国君主崇侯虎向商纣王进谗说,文王昌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德行,天下诸侯都纷纷地归附于周国,这将不利于商王。于是,商纣王将文王昌囚禁于羑里。为了使周文王能够获释,周国的谋臣闳夭等人向有莘氏求得美女,又从骊戎和有熊氏求得良马数十匹,通过商纣王的嬖臣费仲献给商纣王,商纣王见物心喜,释放了文王昌,并赐给他弓矢斧钺,并授予了周文王征伐其他方国的权力。

在这一时期,周国在名义上还是商王朝的属国,但是在暗地里,周文王却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势力,争取盟国,剪除商王朝的羽翼,与周国相邻的虞(今山西平陆北)、芮(今陕西大荔东)两国,因为土地分界不清而产生了纠纷,长期争持不下,周文王为他们排解了纷争。于是,这两个方国成为周国的盟国。然后,周文王又率领军队征伐了犬戎和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取得了胜利。第二年,周文王又率军东征,攻克了黎国(一作耆国,今山西长治西南),此后不久,周又攻下了邘国。邘是商王经常田猎的地方,周攻下了邘以后,周人势力已经发展到了商王朝的腹心地区。

周国讨伐商王朝属国的胜利,使商王朝内部的一些人产生了警惧。商王朝的一个大臣祖伊向商纣王提出谏议,认为周国的发展已经对商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可是,这时商纣王刚刚取得对东夷的胜利,自以为商王朝有天命的保佑,反而很不以为意。

灭邘的第二年,周文王回军攻打崇侯虎。崇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为了取得伐崇的胜利,周国调动了全国的军队,并动用了钩梯、临车、冲车等攻城器械,终于攻陷了崇城,消灭了商王朝在西方的这个重要盟国。

伐崇以后,周国已经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国家,为了便于自己的政治统治,周文王调集人力,在沣水西岸修建了都城沣京(今陕西户县西),把周国都城从岐山周原迁到沣京,从此,周国成为整个西方各方国部落的盟主。据说,周文王在位时期,曾有四十多个国家臣服于周国,这些国家原来都是商王朝的与国,后来背叛了商朝,而成为周的盟国。

为了进一步获得周边与国的支持,周文王为各方国部落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无论哪个国家,如果有人逃亡的话,其他国家都不得收留藏匿。这条法律公布以后,博得了所有盟国的一致赞同。周国在其他方国部落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