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

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沈葆桢渡台督办台湾防务后,发现台地班兵不可用,乃奏请“将台澎班兵疲弱者,先行撤之归伍,其旷饷招在地精壮充补,以固边防”。鉴于旧有水师编制,战船仅能巡缉捕盗,已不合台湾海防作战之需要,奏将台、澎各营拖罾艇船八号全部裁撤,另将闽厂现造轮船分拨济用。沈即饬副将吴奇勋添募新勇一营,并派人至上海购大铁炮十尊加强防卫。同时又购炮10尊,驻兵800名于东港炮台,以加强南部防务。

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

沈葆桢渡台督办台湾防务后,发现台地班兵不可用,乃奏请“将台澎班兵疲弱者,先行撤之归伍,其旷饷招在地精壮充补,以固边防”。[73]日军退兵之后,沈葆桢于光绪元年七月奏请仿淮、楚军营制归并台湾营伍,以五百人为一营。南路九营专顾凤山、台湾、嘉义三县;中路三营专顾彰化;北路三营专顾淡水、宜兰一带;澎湖两营专管澎湖。“均各认真训练,扼要驻扎”,归巡抚统辖。台湾镇总兵撤去“挂印”字样,并归巡抚节制。[74]

沈又认为“台地延袤一千余里,处处滨海,皆可登岸,陆防之重尤甚于水”,奏请将安平台协水师三营改为陆路。鉴于旧有水师编制,战船仅能巡缉捕盗,已不合台湾海防作战之需要,奏将台、澎各营拖罾艇船八号全部裁撤,另将闽厂现造轮船分拨济用。[75]

沈葆桢在渡台之前就与闽浙总督等联名上奏,提出应购置铁甲船、水雷、洋枪等加强海防的建议。[76]渡台之后又再三强调“设防之事,万不容缓”。澎湖为台厦命脉,而守备虚弱。沈即饬副将吴奇勋添募新勇一营,并派人至上海购大铁炮十尊加强防卫。[77]虽然台地绵亘千余里,固属防不胜防,但沈葆桢觉得郡城仍是防守之根本。唯城去海十里,而近洋船炮力及之有余。沈葆桢计划于安平海口小阜突出处仿西洋新法,构筑三合土大炮台一座,安放西洋巨炮,使海口不得停泊兵船,而后郡城可守。[78]该计划得到批准之后,沈葆桢即雇聘洋匠,踩址绘图,选择三鲲身海滨离城最近之地建筑炮台。外可遥击敌船,内可近卫郡治。炮台为方式,其制四面共宽一百八十丈,四角为凸形,中为凹形;凸者列大炮以利远攻,凹者列洋枪以防近扑。台顶至地高一丈六尺有奇,厚一丈八尺有奇,外更掘壕一重,壕岸以一丈为率,注水以七尺为常。台上容1500人,周围配大炮5尊、小炮6尊。除炮兵272名外,余皆洋枪队。台之下为避炮室,以备换班歇息,后为仓库,以储粮米药铅。其墙均须极厚,层层必以竹木撑持,敌炮乃不能入。炮台拟外围方砖,内塞以三合土;围砖则永无旁塌之虑,实土则不至为巨炮所摧。外围之砖厚五尺有奇,约估丈数,已在六百万块以外,竹木石灰称之。[79]安平炮台于同治十三年十月兴工,于次年八月竣工,沈葆桢在炮台城门上亲书“亿载金城”四字,此为中国最早兴建的新式炮台。沈氏又在台南旗后海口凿石垒土,建炮台6座。同时又购炮10尊,驻兵800名于东港炮台,以加强南部防务。沈葆桢还在台湾郡城按照洋式起造火药局和军装局,将上年办理防务时所购买洋炮、洋枪及军火器械等“慎为存储”。[80]经过沈氏的努力与整顿,台湾的营制与武备趋于健全。(www.xing528.com)

沈葆桢在其任内共两度莅台,第一次为1874年6月至1875年1月,第二次为1875年3月至8月。在此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他以非凡的魄力在台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推动下,清廷的治台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的消极保守转向积极进取,所有这些为日后台湾正式建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称沈葆桢为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创始者实不为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